中国古代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ca5fdd7cd184254a3535b5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第一章至第二编第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中的诗歌是怎样收集起来的呢?归结起来,不外乎采诗和 两种途径。 2、《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3、《左传》,西汉人称它为《左氏春秋》,东汉人称《 》。

4、《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料汇编。它的思想倾向,主要是以下三点:崇计、贵士和 。 5、宋人黄伯思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 ,故可谓之楚辞。” 6、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作于始皇十年的《 》是他的一篇名作。

7、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 》。

8、《史记》全书包括本纪、 、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 9、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品,有贾谊的《鵩鸟赋》和《 》。

10、汉代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的 、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楚辞》 c.《文选》 d.《玉台新咏》 2、《氓》选自( )

a. 邶风 b. 鄘风 c. 卫风 d. 王风 3、《左传》编年叙事,用的是( )

a.鲁君的世次 b. 晋君的世次 c. 齐君的世次 d. 楚君的世次

4、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特点的是( )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5、《九歌》中的作品,其祭祀对象有天神、地祗、人鬼三类,下列作品中,祭祀对象属于“人鬼”的是( )

a.国殇 b.东君 c.湘君 d.河伯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7、《汉书》凡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中由《史记》的“书”改变而来的是( ) a. 帝纪 b. 表 c. 志 d. 列传

8、汉赋作为一种文体,它的最本质性的特点是: a. 铺陈排比 b. 主客答问 c. 韵散相间 d. 劝百讽一

9、收录历代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人郭茂倩所编的( ) a. 《玉台新咏》 b. 《乐府诗集》 c.《文选》 d.《八代诗选》

10、汉乐府民歌中,出现了两种新体诗:一种是杂言体,另一种是( ) a.三言体 b.四言体 c. 七言体 d. 五言体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诗经》的作品中,属于民族史诗的是( )

a. 《魏风·伐檀》 b. 《大雅·生民》 c. 《秦风·无衣》 d. 《大雅·公刘》 2、在下列先秦诸子散文中,为本人自著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3、“楚辞”还曾经被称作( ) a. 辞 b.书 c.骚 d. 骈文

4、在下列作品中,属于贾谊所作的是( )

a. 《过秦论》 b. 《陈政事疏》 c. 《守边劝农疏》 d. 《论贵粟疏》 5、《古诗十九首》里的作品都是( ) a.田园诗 b.游子诗 c.山水诗 d.思妇诗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

2、《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篇205篇。 3、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并非文学作品,但可看作是散文的萌芽。

4、《国语》主要记载战国时谋臣策士(游士)的言论活动,也保存了战国时代各国之间一些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

5、到了西汉,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撰《论六家要旨》,第一次对百家争鸣的情况作了总结。 6、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收的作品中,《卜居》和《渔父》也是屈原的作品。 7、《湘君》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同样,《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夫人。 8、完成于秦国统一中国前的《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

9、概括说来,五言诗的作品大致经历了一个民间谣谚→乐府民歌→文人作品的发展变化过程。 10、《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诗,表现了不少方面的内容,但无论那方面的内容,都是同感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中心主题联系在一起的。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风雅颂 2、春秋笔法 3、香草美人 4、汉赋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和《左传》相比,《国语》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4、说说《古诗十九首》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左传》叙事艺术的特点。

2、分析《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成就。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献诗。2、《春秋》。3、《春秋左氏传》。4、尚贤。5、名楚物。6、《谏逐客书》。7、《报任安书》。8、世家。9、《吊屈原赋》。10、相和歌辞。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c。 3、a。 4、b。 5、a。 6、b。 7、c。 8、a。 9、b。 10、d。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b、d。 2、c、d。 3、a、c。 4、a、b。 5、b、d。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错。《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不会在孔子出生以后,所以“《诗经》

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2、错。《诗经》共收诗305篇。 3、对。

4、错。应是《战国策》。 5、对。

6、错。《卜居》和《渔父》应该是后人为追述屈原事迹而作。

7、错。《湘君》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夫人;同样,《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 8、对。 9、对 10、对。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诗经》的组成部分。风是各地的土风歌谣,共有15国风。雅是“正乐之歌”,是周王都一带的乐歌,分大雅、小雅两部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 2、相传孔子修《春秋》时所草用的笔法,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之中,《春秋》因此被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

3、在屈原的作品中,常以香花芳草象征品质的高洁,种植香花芳草象征对贤才的培养,以香花芳草的腐烂变质象征贤才的变节;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等等,所谓“香草美人”即指这种比兴象征手法的创新。

4、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是一种半诗半文、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文体,兼有韵语而又有较多的散文句式。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一是多数诗篇反映的都是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二是《诗经》在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政治道德色彩,关心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

2、(1)《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其记言部分多为警策的政治语录和谋臣的谏对之语,见解深刻,说理透辟。(2)从语言风格看,《国语》文字质朴,不如《左传》有文采;但也有一些文章记述了较为生动曲折的故事,在叙事中刻划出一定的人物性格。

3、《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单的谈话和问答。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形象。

4、在语言上,《古诗十九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古诗十九首》是具有民歌特点的文人创作。

从受到民歌影响的一面看,它的语言非常自然朴素,单纯清新;从它是文人创作的一面看,语言准确、精炼、工整,善于用典。关键是它把这两方面结合得非常好:虽工整,但不雕琢;善用典,而浑然无迹。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左传》中记叙了许多头绪纷繁、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善于精心剪裁、结构经营,层次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即能抓住中心,突出主题;又富于变化,情节曲折有致,动人心魄。《左传》的叙事艺术,还突出地表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上。书中所写的许多次战争,无不写得声势壮大,情景逼真。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

2、《古诗十九首》在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它的抒情性。所抒发的感情十分真切动人,使作品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间和环境,选择各种非常适合的自然风物,来加强抒情艺术的真实和力量。第二是它的形象性。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第三是善用比兴手法,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第四,《古诗十九首》是具有民歌特点的文人创作。从受到民歌影响的一面看,它的语言非常自然朴素,单纯清新;从它是文人创作的一面看,语言准确、精炼、工整,善于用典。关键是它把这两方面结合得非常好:虽工整,但不雕琢;善用典,而浑然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