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dc64f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0

第 1 页 共 7 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如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⑤ C.⑦

B.⑥ D.⑧

2.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1.D 2.B 第1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⑧。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故选B。

(2018·江苏高考)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第 2 页 共 7 页

3.《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A.印度河上游谷地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B.帕米尔高原 D.塔里木盆地

4.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月~5月 C.9月~12月

B.5月~9月 D.11月~次年3月

解析:3.C 4.B 第3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故选C。第4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根据图中的路线,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月~9月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故选B。

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尤其是到了夏季,炎热难耐,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如图示意埃及位置。据此完成5~6 题。

5.埃及夏季炎热难耐是由于埃及( ) ①西南季风影响弱 ②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③河流、湖泊稀少 ④沙漠面积广阔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6.亚历山大和马特鲁成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 ②海洋影响显著 ③阴雨天气频繁 ④地势相对较高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第 3 页 共 7 页

解析:5.D 6.A 第5题,本题考查气候特点的成因。从图中的经纬度来看,埃及位于副热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少,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阔,②④正确;该地不是季风区,不受西南季风影响,世界上的季风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美洲大陆,①错误;河流、湖泊只能调节周围局部地区的气候,③错误。故选D。第6题,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由图可知,两地纬度位置相比其他地区要高,位于地中海沿岸,故气候相对凉爽,①②正确;地中海气候夏季晴朗,③错;两地地势较低,④错。故选A。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如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图,完成7~9题。

7.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8.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A.a、b C.c、d

B.b、c D.a、d

9.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解析:7.D 8.B 9.C 第7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故D正确。注意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

第 4 页 共 7 页

变化对风向影响小。第8题,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图中a、d表示冬季风。第9题,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如图为我国西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因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 B.黄河谷地,地形 C.秦岭山地,大气环流 D.祁连山地,地形

11.有关乙地成为我国夏季高温中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B.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作用小 C.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

D.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比热容小,升温快

解析:10.D 11.B 第10题,结合甲地附近等温线分布及其位置可知,该地为祁连山地,故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11题,乙地地处吐鲁番盆地,位于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加之植被破坏和地形影响,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图2中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