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四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ee6243aaea998fcc220e96

题 目:危重病人转运应急流程 文件号:WLPH-HLB-HZAQYFXGLZD-04

生效日期:2013年9月01日 批准人:李晏清 修改日期:2013年8月01日 页 码:共3页 一、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转运交接流程 二、普通病房危重患者转至ICU的转运交接流程 病情变化 患者病情需要相关检查 家属沟通,知情同意 病人家属是否同意外出是 否 暂不检查 医生开具检查医嘱,护士核对医嘱 填写检查申请单,预约检查时间 检查科室做好接 收病人的准备 评估病情与转运风险 转运工具、转运人员 暂不检查 否 是否适合外出检查 是 急救药品与物品 家属心理准备与协助转运 病人预处理:呼吸道通畅、 静脉通路通畅、管道管理、 保暖与约束等 患者病情危重 做好转运准备ICU医生急会诊 是否符合 转入标准 立即处理 医生、护士、家属一同护送病人,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否 是 护送病人到检查科室,简单交家属沟通,知情同意 接患者病情,进行检查检查完,通知绿色通道, 病人家属是否安返病房同意转入ICU 是 否 原病区治疗 转运前记录 再次联系检查科室与通道 搬运病人 原病区治疗 转运工具、转运人员 急救药品与物品 医生下达转科医嘱,护士核对医嘱 安置病人、完善记录、清理设备等家属心理准备与协助转运

三、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 评估转运风险,做好转运准备 病情变化 立即处理 医生、护士、家属一同护送病人,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病人预处理:呼吸道通畅、 静脉通路通畅、管道管理、 保暖与约束 完善各种记录、清算账目 再次联系ICU、绿色通道 ICU护士根据病情准 备床单位及所需设备 护送病人到病区,双方交接病情、治疗、用药、生命体征、皮肤及管道、途中病情变化、社会心理状况、病历资料、病人所带物品等,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单 处置病人,清理设备等 搬运病人 急诊科抢救后,评估病情 是否濒 危病人 否 是 急诊科继续治疗 家属沟通,知情同意 病人家属是否同意转运 是 否 急诊科继续治疗 评估转运风险,做好转运准备 医生填写危重患者转运相关内容、书写抢救记录,决定转运方式、工具、人员 护士根据医嘱准备携带的 药品、物品、转运工具 病人预处理:呼吸道通畅、静脉通路通畅、管道管理、保暖与约束 通知目的科室、联系绿色通道 目的科室做好接 收病人的准备 转运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病情变化 立即处理 到病区后,双方交接就诊原因、时间、病情、目前诊断、相关处置、病人所带物品等内容,交接完毕,双方在转运交接单上签字 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一、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

二、为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必须进行充分评估,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指征,如有创通气、各类插管、引流管、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治疗不配合等情况时。

三、对清醒患者需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向患者告知约束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对昏迷或精神障碍患者,先向家属告知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后实施约束,防止坠床,保证患者安全。

五、为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注意严格做好约束处皮肤的护理,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六、对昏迷或精神障碍患者,若家属不同意保护性约束则需要签字,医护人员须加强巡视并做好记录。

七、随时评价保护具使用的情况,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压疮管理制度 一、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 发现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 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护理部指派人到科室核查。 3. 按要求填写“压疮上报表”或“难免压疮上报表”。 4. 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 当患者转科时,将“压疮上报表” 或“难免压疮上报表”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6. 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上报表复印件及时交至护理部。 7. 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考核挂钩。 二、压疮预防措施

1. 患者入院或转入时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筛选出高危患者。 2. 按要求填写“压疮危险度评估及监控记录表”。 3. 针对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4. 落实防范措施,责任到人。 5. 进行床头交接班。

6. 转科时双方做好交接班,如对皮肤交接不清或未交接,事后发现压疮由接受方负责。 7.难免压疮要填写“难免压疮上报表”,上报护理部核实。 三、 压疮预防与管理制度 1. 压疮管理制度

(1) 成立院科两级压疮管理小组。

(2) 患者入院或转入时应进行预防压疮宣教,并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变化和具体情况适时评估。

(3) 住院患者发生压疮,护士应填写“压疮上报表”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4) 护理部组织医院压疮管理小组成员实施压疮会诊,提出指导意见,跟踪处理情况,并追踪结果。

(5) 评分15—18分为低度危险,每2周全面评估一次;评分13—14分为中度危险,每1周全面评估一次;评分10—12分为高度危险,每3天全面评估一次;评分9分及以下为极度危险,每天全面评估一次。

(6) 难免压疮,按要求填写“难免压疮上报表”。

(7) 压疮患者出院后,“压疮及难免压疮上报表”原件科室存档,复印件交护理部存档。 (8) 患者院外带入压疮,护士应填写“压疮上报表”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五、 申报难免压疮程序

发生难免压疮,填写 “难免压疮评估上报表”,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压疮管理小组成员会诊认定,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同意申报难免压疮。 1. 已填写“压疮危险度评估及监控记录表”。 2. 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3. 符合难免压疮条件。

坠床/跌倒预防管理制度 一、 坠床/跌倒防范制度

1. 患者入院或转入时应进行防坠床/跌倒宣教,并进行坠床与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变化和具体情况适时评估。

2. 高危患者应告知防范措施,并在床头放置“防坠床”或“防跌倒”警示牌。

3. 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极度躁动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4. 有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告知患者避免体位突然变化,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

5. 嘱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暂不活动,应用呼叫器通知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必要时让护士或家属帮助。 6. 患者不慎坠床/跌倒,护士应及时到达现场,同时通知医生检查受伤情况。

7. 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8.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9. 认真做好交接班。 二、 坠床/跌倒预防措施

1.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1) 患者入院或转入时立即评估,住院期间适时评估。

(2) 总分≥2分为高危患者,按要求填写“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 (3) 高危情况每周星期四再评估一次。 三、防跌倒环境保护措施 1. 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 2. 地板干净、不潮湿。 3. 危险环境有警示标识。 4. 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移开。 四、 高危坠床/跌倒患者的主要预防措施

1. 患者从病床转至平车或从平车转至病床时,护士协助搬运,防止意外发生。 2. 转运患者途中,有工作人员陪同,确保患者安全。

3. 手术患者手术前后有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患者安全到达手术室及顺利返回病房。 4. 使用前检查运送车的性能,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5. 转运患者前后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6. 在易跌倒处有“防止滑倒”明显标志。 7. 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