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第四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ee6243aaea998fcc220e96

皮试结果阴性者方可执行医嘱,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现象。

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安全用药制度

1、注射前按照医嘱要求作皮试,皮试前必须详细询问其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该种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则停止该种药物试验。

2、皮试前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各种抗生素皮试液必须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凡初次用药、已停用药3天以上(不含第3天)者,均须按常规重新做过敏试验,对结果阴性者,方可给予注射。

皮试结果观察:需双人观察核对签名。

皮试结果阴性者方可执行医嘱,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现象。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值班护士发现异常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并通知现场医师或值班医师。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接触到病人的医生护士)应全力配合抢救,严禁推诿,之后立即记录抢救过程并签名,封存可疑药品备查,并报告护士长。

皮试结果阳性或有该种药物过敏史者禁止使用该类药物,并做好标识及告知。报告医生,停止医嘱,更改药物。护理记录单记录药物皮试阳性,用红色笔标记“+” 或过敏史。在临时医嘱皮试栏内用红色加号“+”标识。在输液或注射治疗单上标明皮试阳性标记“+”。病人床头挂皮试阳性标记牌。 护士进行交接班。

(七)皮试阳性结果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避免使用该类药物。皮试或注射前准备好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之外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及事故、严重护理并发症(非难免压疮、静脉炎等)、严重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感染、跌倒、坠床、管路滑脱、意外事件(烫伤、自杀、走失等)等情况。 护理不良事件内容 :主要包括一般护理不良事件和重大护理不良事件。 一般护理不良事件包括:

1、一般差错或护理缺陷。2、病人跌倒、摔伤、烫伤等意外事件未产生严重后果。3、各种输液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4、压疮、管路滑脱、静脉炎等。5、病人自杀倾向或自杀未发生严重后果。6、一般职业暴露。 其他不良事件。

重大护理不良事件包括:

1、重大护理差错或事故。2、重大医疗纠纷。3、病人跌倒、自杀产生严重后果者。4、AIDS等特殊职业暴露。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程序

1、发生上述不良事件的科室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按照要求和程序必须报告医务科。

2、一般不良事件科室应在24h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通过OA邮件上报医务科。重大不良事件发生后护士长应立即电话报告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应根据情况立即报告分管领导。科室还须根据医院有关要求报告相关部门。 不良事件的处理

1、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应组织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输液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医务科统一报告药剂科。

3、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一次,包括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对特别突出事件立即通报全院护士长,供大家借鉴,吸取教训。

4、提倡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当事人或病区,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并按照医院规定给予奖励。

5、如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相关人员不按规定及时上报或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后果,医院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责任人和护士长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保护性医疗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举止文雅、镇静大方、衣着整齐、礼貌待人,以自身的自信赢得患者 的信任和安全感。对患者实行人道主义。

二、关怀体贴患者,同情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力。耐心解释、回答简明、 符合逻辑,不产生误会、疑虑、失望,鼓励患者和疾病作斗争。

三、为患者严守秘密,不向他人泄露患者隐私,不允许将患者隐私作为谈笑资料。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隐私权。

四、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先征求患者家属意见,与家属商量告知患者的时机。但事先家属必须取得患者的授权委托。

五、对获知自己病情的病重患者或不治之症的患者,要密切观察,除做好思想工作之外,对有轻生念头的患者要特别警惕,并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防止发生意外。 六、护理人员不得在患者面前谈论不利于治疗的问题,也不得谈论医疗差错、事故,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

七、本院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借工作之便私自查看或复印病案和其他医疗资料。需要询问治疗经过须征得主管医生、护士同意。

八、抢救患者时,家属及亲友不宜留在抢救现场。

九、工作环境内或工作中不准嬉笑打闹,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十、室内无噪音,各种处置、操作、动作、讲话要轻,工作时间不穿硬底鞋。手机处于震动或关闭状态。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一、通过对患者评估,了解手术患者基本的现状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

二、围手术期患者评估的内容:

(一)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健康状况、亲属对手术的看法、亲属对手术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等。

(二)手术中病人评估,包括手术体位的要求、手术野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的观察等。 (三)手术后期病人的评估,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伤口情况;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等。

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4小时内完成,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在手术前1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中病人评估。

四、在评估中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