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中学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凤翔中学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3f752c0740be1e650e9a68

凤翔中学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凤翔中学 杨格良

为了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根据凤教党发【2013】15号文件精神,作为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我对凤翔中学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细致扎实的调研,精心制定了调研方案,通过深入群众、召开座谈会、走访学生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我校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撰写了《凤翔中学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内容如下:

一、我校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一)党员构成情况

我校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66名。在性别比例上,女党员16名,占党员总数的25%;在年龄层次上,35岁以下党员22名,36岁至45岁党员23名,46岁至54岁党员11名,55岁至60岁党员10名;在学历结构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党员1名,大学本科学历的党员61名,大学专科学历的党员3名。

(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情况

多年来,我校党员队伍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党委的坚

1

强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比较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注重理论学习,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成为本单位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坚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根本检验标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满意度。

(三)弘扬和借鉴以往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地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创新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制度机制,始终

2

做到与时俱进。

(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各部门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三、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一)坚持“攻艰克难,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目标,坚持“一流党建带动一流发展”的工作思想,深刻领会上级党委精神,自觉按照“示素质教育之范,办人民满意教育”标准衡量和改进各项工作,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党旗飘扬事业兴,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二)明确“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总体要求和中央、省、市、县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扭住学习、服务、创新三大思想,努力使凤中党组织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学习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学习、服务、创新是学校党建的生命力所在,只有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找准位臵、发挥作用、彰显作为;建设队伍是重要保证,只有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为服务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三)树立为全县工作大局服务、为全县教育服务、为全县

3

人民群众服务理念。一是为全县工作大局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做好组织发动、凝心聚力的工作,引导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创先争优,努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为基层党员服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解决党员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扎实做好察民情、惠民生、维民权、聚民力的工作,切实把“示素质教育之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要求落到实处。

(四)不断增强学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是增强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自我加压,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上级决策部署做到贯彻迅速、执行坚决、落实到位。二是增强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境界,推进学校党建工作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学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三是增强科学性。认真研究、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努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四是增强实效性。选准活动载体,找准工作切入点,使学校党建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贴得更近,与部门业务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与基层党员、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更加吻合,以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