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7985b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0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于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原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变化,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从世纪年代开始,学校又先后引进国内知名数学家、博土生导师陈志华、陆洪文、姜礼尚教授等来数学系工作,教学和科研整体实力有很大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建系后就已设立,文革期间中断了招生,年恢复高考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随之恢复了招生。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毕业生多人,数学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的许多国家,有的继续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在大型国企和外企,特别是银行、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杰出科学家和行业精英。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 理学 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公共选修课 实践环节 合计毕业学分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并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信息、金融保险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或能继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标准

1 / 12

学分 必修课 选修课 比例 表 :专业标准 方面 知 识 与 智 力 能 力 内容 、数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科学知识 、专业知识 、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 1、 数学知识含在专业知识内。 2、 有较多的物理学知识,会做物理实验,懂一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方面的知识。开设相应的课程有普通物理;物理实验,也可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3、 有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军事、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军事理论,也可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4、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较多的分析、代数、几何和随机数学方面的知识。开设相应的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理方程、数值分析、抽象代数、数学建模、微分几何、统计学、拓扑学等。 本专业设有金融数学方向,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有较强的运算能力,要会建模,会计算。对于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我们强调建模是课程的核心,解决实际问题是课程的目标,计算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分析和求解——数值计算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达到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的应用数学基本素质的目的。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 5、 本专业还需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知识,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等。 6、 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背景。 2 / 12

能 力 1、 终身学习能力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 4、 现场工作能力 5、 实验室工作能力 6、 表达、交流能力 7、 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 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 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数学选讲、数学前言导读等。 2、 具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金融市场概论、应用随机过程等。 3、 具有较强的演绎推理能力、准确计算的能力。开设相应的课程有计算方法、统计计算与软件、并行计算等 4、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别人有良好的交流。开设相应的课程有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运筹学等 5、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 人 格 1、 身心健康 2、 道德修养 3、 民族精神 4、 理想信念 5、 国际视野 6、 人际交往 7、 团队合作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开设相应的课程有体育课、心理学等。 、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开设相应的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热爱祖国,有一定的历史、哲学和人文修养。开设相应的课程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刻苦学习的信念。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 、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国内外知名教授的专题讲座等。 、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修养,通过建模比赛、集体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建模竞赛等活动来实现。 3 / 12

表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方面 知 识 与 智 力 能 力 内容 、数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科学知识 、专业知识 、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实验、习题课、作业练习进行教与学。 、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 、大型作业、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人文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讲座、大型作业、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讲授、习题课、一般作业、大型作业、讨论班、上机运算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班交流、上机实验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当代知识通过邀请国内外及本系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并布置涉及查阅文献资料的作业等进行教与学。 能 力 1、 终身学习能力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 4、 现场工作能力 5、 实验室工作能力 6、 表达、交流能力 7、 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 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人 格 1、 身心健康 2、 道德修养 3、 民族精神 4、 理想信念 5、 国际视野 、人际交往 、团队合作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 通过体育课、思想政治课、班会、人文教育和专题讲座等来加强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通过举办集体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比赛等来加强。 、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国际视野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讲座来增强,也鼓励学生与国外院校进行交流。 1、 通过专业课教学(少量课程内容交给学生自学等)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并通过毕业论文,进行文献的检索与综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表达能力通过课程作业中设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以及答辩来实现。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和上海市的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国内外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及其他学科的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