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邓大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8edc495a8102d277a22f67

3.2.1 社会保险对市场经济的补救作用 3.2.2 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 3.2.3 社会保险基金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3.2.4 社会保险制度的负经济效应 3.3 社会保险制度的政治效应 3.3.1 维护政权稳定,巩固统治 3.3.2 消减工会的力量 3.3.3 影响政党政治走向

3.3.4 影响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3.5 消极效应:泛政治化带来的社会保险对政党政治的左右 3.4 社会保险制度的社会效应 3.4.1 化解劳动者的群体风险 3.4.2 减少社会贫困 3.4.3 调节两极分化

3.4.4 社会保险制度的负社会效应

第4章 社会保险管理

4.1 社会保险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4.2 社会保险的管理模式 4.2.1 政府直接管理模式 4.2.2 自治机构管理模式

4.2.3 以私营机构为行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4.3 中国内地的社会保险管理

4.3.1 中国内地社会保险管理的权责分工 4.3.2 中国内地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4.3.3 中国内地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5章 社会保险基金 5.1 社会保险基金概述 5.1.1 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 5.1.2 社会保险基金的特性 5.1.3 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 5.2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5.2.1 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 5.2.2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 5.2.3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5.2.4 社会保险基金缴费率的制定 5.3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

5.3.1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原则 5.3.2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途径 5.3.3 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情况 5.4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5.4.1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分类 5.4.2 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作用

5.5 社会保险基金的给付

5.5.1 社会保险基金给付的原则 5.5.2 社会保险基金给付的类型 5.6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

5.6.1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5.6.2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原则 5.6.3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模式 5.6.4 构筑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网

第6章 养老保险 6.1 养老保险概述

6.1.1 养老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6.1.2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6.1.3 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6.1.4 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

6.2 中国内地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6.2.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 6.2.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 6.2.3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6.2.4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展望 6.3 中国内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6.3.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建 6.3.2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6.3.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展望 6.4 中国内地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6.4.1 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6.4.2 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展望 6.5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

6.5.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养老保险制度 6.5.2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养老保险制度 6.5.3 中国台湾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 6.6 国外的养老保险制度 6.6.1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6.6.2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6.6.3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 6.6.4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 6.6.5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7章 医疗保险1 7.1 医疗保险概述

7.1.1 医疗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7.1.2 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 7.1.3 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 7.1.4 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7.2 中国内地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7.2.1 传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7.2.2 中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 7.2.3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7.2.4 中国内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7.2.5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7.2.6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城乡统筹 7.2.7 中国内地的补充医疗保险

7.3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7.3.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医疗保障制度 7.3.2 中国台湾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7.3.3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7.4 国外的医疗保险制度 7.4.1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7.4.2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7.4.3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7.4.4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7.4.5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 第8章 失业保险 8.1 失业保险概述 8.1.1 失业 8.1.2 失业保险

8.1.3 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8.1.4 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功能 8.2 中国内地的失业保险制度 8.2.1 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 8.2.2 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 8.2.3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安排 8.2.4 新政策试点

8.2.5 失业保险制度的未来展望

8.3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失业保险制度

8.3.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失业保险制度 8.3.2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失业保险制度 8.3.3 中国台湾地区的失业保险制度 8.4 国外的失业保险制度 8.4.1 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8.4.2 加拿大的失业保险制度 8.4.3 瑞典的失业保险制度 8.4.4 德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8.4.5 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 8.4.6 韩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第9章 工伤保险制度 9.1 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9.1.1 工伤保险的概念与性质 9.1.2 工伤保险制度的功能 9.1.3 工伤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 9.1.4 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9.2 中国内地的工伤保险制度 9.2.1 工伤保险制度的产生 9.2.2 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 9.2.3 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9.2.4 工伤保险制度的未来展望

9.3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工伤保险制度

9.3.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伤保险制度 9.3.2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工伤保险制度 9.3.3 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伤保险制度 9.4 国外的工伤保险制度 9.4.1 美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9.4.2 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9.4.3 英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9.4.4 日本的工伤保险制度

第10章 生育保险制度 10.1 生育保险概述

10.1.1 生育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10.1.2 生育保险的内容与功能 10.1.3 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10.1.4 生育变动与生育保险 10.2 中国内地的生育保险制度 10.2.1 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 10.2.2 生育保险制度的调整

10.2.3 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统筹重建 10.2.4 生育保险制度的未来展望

10.3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生育保险制度

10.3.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育保险制度 10.3.2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生育保险制度 10.3.3 中国台湾地区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 国外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1 德国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2 英国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3 芬兰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4 瑞典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5 日本的生育保险制度

10.4.6 国外生育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