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生猪综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中试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无公害生猪综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中试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d1141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7

二、总产值:推广量×头均重×市场价 第一年4万头×90公斤×8元/公斤=2880万元 第二年4万头×90公斤×8元/公斤=2880万元 二年合计5760万元 年创产值为2880万元 三、投入产出比: 总投入:总产出=4800:5760=1:1.2 四、经济效益:推广量×每头利润 第一年4万头×125元/头=500万元 第二年4万头×125元/头=500万元 二年合计1000万元 年创经济效益625万元 五、新增经济效益: 新增量×每头利润 第一年 2万头×125元/头=250万元 第二年 3万头×125元/头=375万元 二年合计625万元,年平均新增经济效益312.5万元, 六、新增利润 无公害猪增收部分(此部分也为新增纯收益) (无公害猪销售市场价比非无公害猪价格高1元/公斤计) 第一年2万头×90公斤×1元/公斤=180万元 第二年3万头×90公斤×1元/公斤=270万元 二年合计新增利润450万元 年平均新增利润为225万元 (二)间接经济效益

推广实施本项目方案后,生猪年平均死亡率按下降1%的平均值计算,全年出栏量按4万头计。二年可减少生猪死亡数为:8×1%×3=0.24万头。每头生猪重50kg,以市价9元/kg计,二年可减少损失108万元,每年可减少损失54万元。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1、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清洁化用水、开发环保型饲料、控制兽药使用,防止了饲养源头内源性污染。

2、通过场内、外环境绿化、猪舍采用温控设施、粪污采用“三分离”措施,增设沼液后处理池,改善了环境,减少了治污费用。

3、通过免疫程序的推广实施,解决了原有免疫程序缺陷,使全市生猪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4、通过粪污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使粪污得到了资源化再利用,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改善种植业缺少有机肥的局面,实现了环境与效益的双赢。

总之,通过项目的推广实施,可使全市生猪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饲养环境得以改善,畜产品安全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无公害猪肉基本覆盖市场,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特别是猪场的粪污排放量中N、P减少,使周围环境的土壤、空气、水得以良性循环,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我市的猪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1:**市畜牧兽医站

通讯地址:**市府山西路211号,属**市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主管局:**市农业局

申报单位2:**县**农业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县**镇**村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市畜牧兽医站是**市农业局直属的事业单位,也是从事本行业

的业务,技术推广的职能单位和管理单位。平时本身的主要工作就是传递、推广本行业的技术信息和指导督查工作。具有对**市的养猪行业技术指导的权威性。并具有对市辖本行业有关单位贯彻执行上级政府的防检工作的督查工作能力,单位还具有对无公害猪肉标准检测工作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才。

项目承担单位:**县**农业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总土地面积包括林、茶、话、果、蔬3168亩,其中畜禽舍及厂房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现有总资产1883万元,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名,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县中大畜牧有限公司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目前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其中猪舍360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近2万头的大型现代化养猪企业,现有职工85名,其中大中专生12名,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名。

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年40岁,浙大畜牧本科毕业,高级畜牧师,**市第五批拔尖人才, “无公害猪肉综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成果负责人,现任单位副站长,单位业务技术总管。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项目申报单位**市畜牧兽医站法定代表:吕钢进,现年42岁,浙大兽医本科毕业,高级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研究、管理工作20年,具有较强的本专业的技术研究、推广、经营、管理等综合能力。

全站现有人数12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4人,畜牧师和兽医师3人,畜牧兽医技术员5人,平均年龄36岁,精力旺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