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d175b1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8

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参与公益

49.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与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50.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

51.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52.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友爱的公益活动,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因为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第3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

53.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但英勇的中华儿女不甘屈辱、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54.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

55.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56.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0多年后,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落,7月1日零时整,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香港回归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圆明园的述说

57.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遇,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风云

58.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59.黄海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60.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一(《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61.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的斗争著。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

62.《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63.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的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64.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广州起义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武昌起义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近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65.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66.(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

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9中国有了共产党

开天辟地的大事

67.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68.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会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其中包括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等等。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后来,每年的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9.(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70.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各地党组织也抓住有利的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

71.国民党军队一-次次\围剿\革命根据地,红军官兵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反“围剿\。1934年10月,第5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撒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7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开始走上胜利之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后,红军排除万难,挥师北上。

73.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探月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

74.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75.

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卓绝奋斗的坚定信念,凝聚着人民军队,不断走向胜利的坚强意志,凝聚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

76.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炭,国土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77.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众志成城

78.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碍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79“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9.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静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80.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流砥柱

81.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主张全民族抗战,持久抗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并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峻,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82.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生存遭受严重的危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共产党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84.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