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07446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0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理解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必要性及必须遵循的原则;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了解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概述现代文化传播各种手段的特点,明确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提高学生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增强联系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文物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及对其他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兼容并蓄。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横向的角度来论述文化在传播中发展。主要讲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方式问题。共设两框,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一框题的核心问题是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介绍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意义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第二框题主要介绍文化传播是在交流中进行的,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化的传播,使得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本课主要有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等六个高考考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涵义、表现、意义、原因等) 文化传播的含义、意义及重要方式和途径

难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展示法):

借助多媒体,展示多民族的文化,直观形象的了解多民族文化,加强多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欣赏多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问题探究法:

通过老师对问题的假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独立探究,最后由老师总结解释问题的答案。

课堂讨论法: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辨析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自由的思考辩论,给出自己的理由。

归纳总结法: 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考试重点内容,由老师归纳总结出 ,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两框题,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 第一框《文化的多样性》

阶段一:新课引入,呈现多彩文化 教学活动: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各异的体育项目和多彩的民族服饰,带领学生一起大致认识领略,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举例其他的多彩的文化现象。最后引出本框题的主题——文化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

采用直观展示的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很形象的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

阶段二:归纳总结,重点了解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教学活动:

总结出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不同的民族文化展现出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接着由此转折,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认识文化的异彩纷呈。

什么是民族节日?即我们通常理解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接下来以中西方民族节日为线索,一起来认识一下。提起民族节日,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肯定要算春节,与之相对应,西方的则非圣诞节莫属了。通过这两张图片的对比以及同学们对着两大节日的了解,由学生分析比较出他们各自有什么特色及他们的不同。(虽然大家都在这寒冬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馨气氛,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与希望,但是春节和圣诞还是迥然不同的。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基督教的礼仪传统,一个是几千年的民间传统) 你还知道哪些中西方的重要民族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同学们肯定能列举出来,对于西方的,在此也适当的补充几个,相当于扩充学生的视野,并适当的予以描述)。复活节(Easter) 是基督教耶酥复活的重大节日。对基督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每年的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从复活节开始以后的一周称为复活节周,在此期间,教徒每天进行祈祷。复活节这一天要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 如“圣餐”等,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复活了”(The Lord\\'s risen)。然后人们互赠彩蛋(Easter egg),小孩吃兔子糖,讲兔子的故事。按西方国家的习俗,彩蛋 和兔子是 复活节的典型象征和吉祥物。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美国和加拿大节日,由美国首创的,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感恩节这一天通常都要吃火鸡。另还有力矩愚人节和万圣节。 什么是文化遗产?用文字形式展示出其含义、地位和意义。联系我们国家,今年六月随着杭州西湖的申遗成功,我国已具有41出世界文化遗产,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以及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化遗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和磨损,因此需要我们人为的进行保护和维护,保护人类的宝贵财富。最后一览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增长学生的知识。 设计意图: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这两个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扩展视野,补充知识,因此本阶段的知识以展示加扩充为主,并且在此过程中以聚焦我国为主,一方面增强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阶段三:突破重难点,透析文化多样性 教学活动:

要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明确其含义,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第二、文化多样性表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多样性(稍加举例说明)。(引用课本上的例子不同民族的音乐不同,表现出的民族特性

[来源:学科网]的不同说明后面的)第三、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第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民族文化仅仅是民族的吗?各民族文化并不是相互独立地,用联系的观点来看,他们有各自的个性,但就世界范围来说,他们依然有着普遍的共性,因此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ppt设计一文字为主,主要是由老师总结出一些知识点以供学生学习掌握,也是一些考点知识,需要有系统性的讲解和文字表述,所以采用规范的形式讲知识点逐个表述清楚,以便学生掌握。

阶段四:端正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放眼世界,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盛典往往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共鸣。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的永恒的口号,而每一节奥运会由于举办方的不同,各自的主题和表达的涵义也有所差别,这里列举了几次奥运会的会徽,他们分表达了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1、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你能解释他们的文化印记吗?罗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罗马城徽的标志,那是一只母狼在哺乳两个婴儿的奇特图案。传说母狼哺乳的两个婴儿中的一个就是罗马城第一任国王罗慕路。悉尼奥运会——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代表海港,黄色代表太阳和沙滩,红色代表内陆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雅典奥运会——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的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北京奥运会——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奥运会从希腊走向世界正是说明了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好的积极地文化必然会为全世界做接受,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值得人们去学习与发扬广大,它能够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得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经济。世界认识到之间的关系。所以大力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文化。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民族表现出的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那么面对各具特色的各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坚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是广泛吸收还是盲目排外还是??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正确对待各民族文化。

最后,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了解,利用同学们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看法,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在这里,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那些面对失传的古老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和保护,认为顺其自然地被历史淘汰。你同意吗?(开放式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讨论结束后,进行一点只是拓展,世界遗产的标志以及由此衍生的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形象(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第二框《文化的转播》

阶段一、承接上文、引出新课 教学活动:

上次课学习了文化的多样性,简单回顾复习其内容,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是什么使得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不仅是单一的,更是丰富多彩的?原因就在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因为传播使得文化突破了狭小的范围,成为人类共享的,因为交流,使得不同文化为大家所了解,并不断的使之变得更加丰富。那么,文化是如何传播的,有哪些途径,又依托哪些媒介?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采取联系旧知识的方式引出新内容,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因为这两框的内容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掌握前面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并且采用设问的方式归纳出本框题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阶段二、联系生活、揭秘文化的传播 教学活动: 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是西方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容之一,颇具欧美风格,然而现在,在中国,已经是随处可见,习惯于筷子米饭、白面馒头的中国人,已然熟练的右手拿叉、左手拿刀,吃着汉堡包、喝着可乐,享受着另类饮食文化的刺激。与之类似的还有,过洋节、穿洋服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播带给我们生活的影响。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文化传播的例子?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播的?(学生自由联想),小到亲朋聚会、旅游归来、各种通讯工具,大到那估计、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生活中文化传播的具体例子随处可见,上升到理论知识层次,首先要弄清楚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三种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他们分别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另外一方面,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以丝绸之路为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 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 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

③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长的新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的大交流,都会对当时的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

[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