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云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8301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8

(其中市区单位工程使用率达98%以上)。单位工程项目建筑节能设计、图审率达100%,新建、扩建、改建的单位工程项目屋面隔热率达100%,全市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达100%。

——电动汽车推广取得一定成效。电动汽车产业进入起步期,推广取得一定成效,建成了一批公交车充换电站、公共机构专用充电桩、私人充电桩。至2015年底,云浮供电局范围内5个县(市、区)共投入63辆电动汽车:其中罗定市投入了60辆电动车,均为公交车;云城区投入3辆,均为环卫专用车。

(二)主要问题。

——能源产业基础薄弱、能源供给安全压力大。“十二五”期间云浮市仍以燃煤、成品油等传统能源为主,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新兴能源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能源装备制造、科研技术等仍较薄弱,相关人才缺乏。作为欠发达山区市,发展是云浮市的第一要务。云浮市经济是以重型化工业为主,承接“双转移”及一些重大项目投产对能源需求增长持续,给能源供应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但提升空间有限。“十二五”云浮市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释放。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751吨标煤/万元,是省平均水平的1.63倍(见表2)。全市单位GDP能耗 “十二五”期间累计降低18.91%,超额完成省下达“十二五”累计下降18%的任务指标。但是,节能空间收窄且难度加大,“十三五”在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情况下,

6

保持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压力和难度都十分大。同时,我省非工业领域用能总量正快速上升,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相对于工业,第三产业由于分散经营、用能单位面广、节能体系不健全等加大节能工作难度。

表1-2 云浮市与全省能耗比较表

年度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全省 吨标煤/万元 0.790 0.664 0.563 0.532 0.508 0.490 0.462 云浮 吨标煤/万元 1.530 1.274 1.136 1.056 1.015 0.984 0.751 云浮为全省的倍数 1.94 1.92 2.02 1.98 2.00 2.01 1.63 注:2005-2010年单位GDP能耗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2011年起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

——节能基础工作仍薄弱、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云浮市在节能管理、能源统计、监察队伍力量方面仍然较为薄弱,特别是县级政府节能监察、能源统计等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建筑、交通、商业、民用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云浮市“十二五”期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没有达到省的考核要求,目前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缺少省财政资金奖励支持,且经信部门对此不具备惩罚手段,清洁生产审核推进难度加大。

7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是云浮市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云浮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全市能源需求和产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一)发展机遇。

——国家推动能源革命。2014年,中国提出能源领域的“四个革命,一个加强”,即“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明确了国家能源发展路线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为此对能源需求强度逐年减弱,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对云浮市提高能源供应保障及缓解安全压力提供了有利环境。国家连续出台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将新能源产业发展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推动建设能源互联网,构建新型能源利用体系,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云浮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十三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

8

值年均增长11%;到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达到97%以上;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创新活力显著提高,到2020年,一、二、三产比例优化为17.0:45.0:38.0。R&D支出占比不低于1.4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技术自给率不低于75%。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将极大推动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

——交通环境极大改善。铁路、公路、航道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加快融入珠三角核心经济圈的进程,毗邻珠三角和联接大西南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进一步降低发展能源项目和产业的成本,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国内能源资源供应渠道更宽广。国家、省和市政府将更加重视能源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天然气管网将延伸到云浮市。

(二)面临挑战。

——传统源发展模式制约大。国家能源管理将同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控制等约束性措施,从能源需求源头控制、能源利用整个过程优化、终端排放控制的倒逼机制三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整体效率。云浮市经济处于工业发展中后期阶段,能源消费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云浮市单位GDP能耗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云浮市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模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延续,随着能源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