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常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京历史文化常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8d1c0f76c66137ee06197b

233.19世纪90年代发生的维新变法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 ). A.军事事件 B.经济事件 C.宫廷政变 D.政治事件

234.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对( )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是战胜国。

A.德 B.法 C.英 D.俄

235.1919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到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A.《巴黎和约》 B.二十一条 C.辛丑条件 D.马关条约

23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市四周先后开辟了平西、冀东、( )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

A.宛平 B.大兴 C.平北 D.平南

237.1945年10月10日,在北平( )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向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司孙连仲将军递交了投降书。 A.天安门 B.午门 C.中华门 D.故宫太和殿

238.1949年(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座驰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完整无损 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A.1月31日 B.2月18日 C.5月1日 D.8月1日

239.清兵入关把明代的( )门额换成天安门,使明王朝的皇宫变成了清王朝的皇宫。

A.大明门 B.丽正门 C.宣阳门 D.承天门

240.明清北京故宫是三千年王城帝京( )理论完整保存的孑存实例。

A.建筑 B.营造 C.风水 D.规划

241.( )宝座上方悬挂一块“正大光明”匾额,曾经是清代皇帝立储君选择接班人的地方。

A.太和殿 B.养心殿 C.乾清宫 D.保和殿

242.( )是北京城内最为精美的一处帝王宫苑,也是我国现在保存历史最长的一处规模宏扩,布置精美的古代园林杰作。 A.景山 B.莲花池 C.北海 D.陶然亭

243.北京外城的修建时间在明朝( )年间。 A.洪武 B.永乐 C.正统 D.嘉靖

244.紫禁城护城河上桥的特点是“后门有桥不见洞,前门( )没有桥,东西两桥更蹊跷,有桥有洞没桥栏。”

A.有洞 B.没洞 C.有水 D.无有

245.紫禁城的角楼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美,特点是多角、多檐、多山花、( )。 A.多窗 B.多兽 C.多层 D.多屋脊

246.德胜门箭楼距今有( )多年的历史,作为老北京内城很有特色的城门保留至今。

A.七百 B.六百 C.五百 D.三百

247.东南角楼的位置在北京城( )东南角,平面造型为曲尺形。 A.内城 B.皇城 C.外城 D.南城

248.崇文门外的奋章胡同是( )胡同雅化而来。 A.粉房 B.纷芳 C粪场 D.矾厂

249.东四南大街礼士胡同是从( )胡同雅化而来。 A.历史 B.驴市 C.立石 D.力士

250.与北京城区关系最密切的水系有三处,分别是( )水系、永定河水系和高梁河水系。

A.拒马河 B.潮白河 C.温榆河 D.莲花池

251.元代为了彻底解决漕运的水源问题,由郭守敬把( )的白浮泉水引来,开凿了通惠河。

A.昌平 B.海淀 C.延庆 D.门头沟

252.( )是我国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 A.金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53.西周、春秋时期,燕山地区为( )族的活动地域。 A.山戎 B.东胡 C.鲜卑 D.奚

254.春秋以前是北部长城沿线民族迁徒与民族融合的( )个农牧文化交替周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55.战国至十六国时期是( )个农牧文化交替周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B

256.南北朝至五代中期是( )个农牧文化交替周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57.辽至明代是( )个农牧文化交替周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58.清代农牧文化界线不断( )移。 A.东 B.西 C.南 D.北

259.北京市境内现在长城主要是( )长城,总长度629公里,城台827座,关口城堡71座。

A.秦 B.汉 C.唐 D.明

260.早在西周时期,燕地就有了精致的青铜、漆器、玉器、蚌器,还发现了带字的( )。

A.陶器 B.铁器 C.甲骨 D.木器

261.元代诗文大家( )被誉为“诗史”。 A.赵孟頫 B.龚开 C.元好问 D.王冕

262.北京是元杂剧的发祥地和活动中心、元曲第一家关汉卿( )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A.1935年 B.1947年 C.1953年 D.1958年

263.王实甫是( )人,他的《西厢记》成为北曲的“压卷之作”。 A.良乡 B.大都 C.山西 D.正定

264.明嘉靖朝,弋阳、海盐、( )诸腔先后传入北京,取代了北曲杂剧。 A.微腔 B.昆山 C.梆子 D.乱弹

265.清朝戏剧《长生殿》的作者是( )。 A.洪升 B.纳兰性德 C.方苞 D.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