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于推进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8f60a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1

关于推进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5〕1454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6〕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以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专用车充电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辐射,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车位比例中心城区(含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高新区、正定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综合保税区和正定县)不低于100%、30%、30%,其他区域不低于100%、10%、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换)电站。鼓励建设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确保满足3万辆(标车)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需求;建立相对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

到“十三五”末,全市建设充(换)电站296座,充电桩9844个。其中,公用充(换)电站230座,充电桩3860个;专用充(换)电站66座,充电桩5984个。建设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一个。

三、重点工程

(一)率先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工程。行政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车改计划以及职工购买使用电动汽车实际,充分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优先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和充电设施。对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情况较好的单位纳入节能减排奖励范畴并予以奖励。

(二)加快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工程。对公交、环卫、机场通勤等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根据线路运营需求,优先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设施,并按照实际沿途合理建设独立占地的充(换)电站。对出租、物流、租赁、公安巡逻等非定点定线运营的公共服务领域,

要充分挖掘内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设施的潜力,结合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实现内部专用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高效互补。

(三)积极引导用户居住地工程。对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优先在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对没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鼓励在居民区配建一定比例的公用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充电创造条件;鼓励在现有设备容量和线路容量不变的情况下,靠电力负荷峰谷时差充电,推广智能充电设备管控系统。

(四)规划建设城市公共领域工程。市区内中心地段、繁华地段、车流量大的地段率先建设。可优先选择在大型商场、超市、文体场馆等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以及交通枢纽、驻车换乘(P+R)等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按照便捷、高效、适当的原则,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充电设施。根据市场需要,可适当新建独立占地的公共充(换)电站。鼓励利用企业单位、城中村范围土地。建设机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验收合格后可以面向社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将其充电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按规定收费。

(五)大力推进城际快速充电网络工程。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建设城际快速充(换)电站,形成高速公路有效连续充电能力。围绕服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优先推进我市与京津连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沿途的城际快速充电网络建设。加快我市与保定、邢台、衡水等毗邻地市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市内各县

(市)、区之间各等级公路沿线的快速充电网络建设。

(六)着力推进服务体系工程。推进智能服务,着力建设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鼓励充电服务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完善配套电网接入,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在规划统筹、用地保障、廊道通行等方面给予支持。电网企业要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满足充电设施运营需求;要为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开辟绿色通道,限时办结。电网企业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充电基础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不得收取接网费用,相应资产全额纳入有效资产,成本据实计入准许成本,并按照电网输配电价回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作为政府专项工作,切实承担起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主体责任。建立由发改、财政、机关事务管理、国资委、工信、城管、规划、公安(交管局、消防支队)、住建、交通和国土等部门及电力公司参加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部门,负责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协调和督导,每季度提请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参加的调度会,研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充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