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9f6be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37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bīn) 筵席(yàn) 冰凌(líng) 悄无声息(qiǎo) B.船坞(wù) 拟态(nǐ) 鹰隼(sǔn) 殒身不恤(xù) C.浸渍(zì) 脖颈(gěng) 蓓蕾(bèi) 岁在癸丑(kuǐ) D.伺机(shì) 铁砧(zhēn) 譬如(pì) 长歌当哭(d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狭隘 坚忍 浩渺 金榜题名 B.胚胎 婉转 炫耀 劳命伤财 C.恶运 逶迤 怂恿 幅员辽阔 D.渣滓 纹身 桀骜 黯然失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说2018地球要毁灭,确实有些夸张,但说我们的地球正在走向灭亡,这绝非骇人听闻。地震、海啸、战争、污染,各种天灾人祸已让它奄奄一息。

B.二中社团多,而且每一个社团都办得绘声绘色。课余时间,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既张扬了个性,又提升了能力。

C.茫茫人海中,我们能相遇,是一种缘份;芸芸众生中,是否又能找到一颗与我志同道合的心呢?

D.我们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甚而陷入困境时,我们需要一个能和我们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朋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们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B.“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这种家酿葡萄酒有着一股浓郁的果香,口感酸甜适中,长期食用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深受当地人喜爱。

D.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______ 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遍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 ⑤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②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⑥③④ C.②⑤①④⑥③ D.①②⑤④⑥③ 6.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开展以来,气势不断高涨,民众诉求也扩大到就业机会和反战等。上周末,“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示威怒潮扑向白宫。美国某站9日的统计数字显示,“占领华尔街”运动已在美国蔓延至1083个城市。

此外,“占领华尔街”还越过国境线,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掀起波澜。“占领华尔街”组织者说:“10月15日,我们要在全球进行大串联活动。”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8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ks5u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8.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始佛教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文化虽然不是本土文化,但传入中国后,在“知”方面对华夏民族的影响反而更甚于儒家。

C.原始佛教非但不强调“孝”,还主张无君无父,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D.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社会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儒家深义文化的力量之大,不可抗御。

9.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2分) 建筑的阅读 ks5u

①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与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②建筑与文学的构思----

③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已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其大致意思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依然无法与“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时,它实际上已完成了“意味”的能指。

④建筑与文学的想象----

⑤建筑师与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那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州湛蓝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文化遗产留下了灿烂的鸿篇巨制,填补了人在世俗庸碌生活中的精神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的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当是灵感之母。 ⑥建筑与文学的语言----

⑦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巴黎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全部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在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使用同样的钢铁作为“词汇”,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条钢筋铁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⑧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是黄土。黄土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了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了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张抗抗,有删节改动)

10.分条概括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3分) 11.用文中的话回答“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1分) 12.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3.除了文中提到的建筑,请另选一处你熟悉的建筑,结合文本谈谈它的内涵。(4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4—17题。(11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

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当侍东宫 当:应当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惟:想

C.尤蒙矜育 矜:夸耀 D.听臣微志 听:倾听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以供养无主 B.急于星火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臣之进退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作者一方面用诚恳的语气,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另一方面写祖母病笃,不能立即报答晋武帝,因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忠诚之心和孝顺之情,跃然纸上,句句合情,字字合理。

B.选文第二段作者一方面歌颂新朝德政,感激晋武帝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用拟人的手法和工整的对偶句,形象地渲染了祖母卧病在床的凄苦情状,这样是为了直接坦陈自己的真实想法:推辞就任。

C.选文第三段作者提出了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后报国恩,并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全文。语气诚恳、谦卑、低下甚至含有哀求之意,更显示出了请求的迫切和辞意的诚恳。

D.“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文章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向晋武帝阐述了忠孝的关系,做到了以情说理,融情于理。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分)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8—19题。(5分)

唐天宝中,南诏叛,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之,丧士卒六万人。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时募兵击南诏人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行者愁怨所在哭声振野。至十三载,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往击南诏,南诏诱之深入,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兵讨之。 (《容斋随笔》卷四·李宓伐南诏) 1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