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cd644a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d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板书设计 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参加语文朗教学反思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古诗三首》教学片段

◆揣摩诗句,领悟情感(教学重点)

师: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作品,需要我们细细去揣摩,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课件出示一、二句诗句)从这两句诗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诗人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板书:看:梧叶) 师:是什么风? 生:凉凉的秋风。

师:这风是怎么吹?发出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觉? 生:呼呼的吹过,好冷啊! 师:用哪个词来概括? 生:寒声。

师:文中说到的风声,用的是哪个词? 生:萧萧。

师:你觉得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叶发生的是什么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更冷了)谁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师:诗人只是感觉身体寒冷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心寒。 师:为什么心寒呢?

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师:你从哪看出诗人不在家乡呢? 生:“客”字。

师:(学生找“客”的意思)是啊,作者一人漂流在外地,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孤独寂寞。

(课件出示:诗句表达的意境)

师:在这样的意境中,他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赏析: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从景入手,先让学生感受到景的萧瑟;再仔细体会这些景是如何“动客情”的,让学生将这样的景与“送寒声”和“动客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型 新授课 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天设计说明 真烂漫。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学前准备 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认识生字、词语。 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导案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过1.用一句话概括你走过的1.学生交流走过的水泥水泥路的样子。 路的样子。 2.齐读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 达标检测 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 的水泥路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概括。 2.今天,我们要欣赏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板书课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1.教师巡视,指导学中生字、新词。 生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识字2.指导学生学习生2.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识字: 加一加识字:案、规、图 熟字加偏旁识字: 甫(铺)尼(泥)完(院) 非(排)贝(则)尺(迟) 谜语识字:三天(晶) 2.给加点字注音。 水洼( )凌乱( ) ..增添( )棕色( ) ..3.比一比组词。 洼( ) 综( ) 娃( ) 棕( ) 列( ) 愉( ) 烈( ) 偷( ) (用时:15字、新词。 分钟) 重点指导“凌、增、棕、靴”的读音和“铺、印、图、迟”的笔顺。 三、熟读感知(用时:15分钟)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同桌互讲课文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按结构归类复习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归纳字的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ní tú àn ( ) ( ) pái liè ɡuī zé ( ) ( ) 教学反思 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较多,学生随文识字,还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最后又按结构归类巩固识字,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文中的优美句子。 2.练习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