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地理选择题综合训练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届高三地理选择题综合训练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d4d70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3

22.关于区域地理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B.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带为主

C.马拉维湖属于构造湖,火山喷发形成 D.河流ab段流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流速快

2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甲地气温、降水特征的判断及原因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气温年较差大,因为海拔较高

C.11月—次年4月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多降水

D.5—10月为雨季,越过马拉维湖增湿的东南信风,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近日发布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此回答24~25题。

24.中国成为世界主要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达 B.国家政策支持 C.工厂数量多 D.劳动力数量多 25.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广逐渐开始用机器人代替工人,其影响主要是 ①减缓用工荒 ②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加速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6~27题。

26.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7.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一④段 D.④—①段

读“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回答28 ~30题。

28.该日甲乙两地的纬度差在

A.0°~23°26′之间 B.23°26′—46°52′之间 C. 46°52′~66°34′之间 D. 66°34′~90°之间 29.该日之后的一个月内,甲地

A.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B.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C.昼长越来越短 D.昼长先变短再变长 30.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最接近

A.0.9万千米 B.1.9万千米 C.2.9万千米 D.3.9万千米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蹦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据表回答31~32题。 地点 ① 气温(℃) 1月 -4.3 7月 6.7 降水(mm) 1月 -24.7 7月 -41.3 ② ③ ④ 10.1 -12.4 2.3 -2.2 4.7 0.8 24 -30.7 44.3 17.3 117.7 -28.3 31.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B.②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C.③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D.④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32.导致②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某大陆西岸区域图”,回答33~34题。 33.关于港口附近的地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宜柑橘等水果生长: B.当地多在一月份引河水灌溉 C.冬季无结冰现象

D.船只进出港口常受大雾影响

34.受洋流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岸侵蚀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区域图”,完成35~36题。

35.关于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乳畜业发达 B.河流乙从p到Q河段水量不断增加

C.图中大型水库丙,北半球冬季水位最高 D.丁海域可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36.该区域发展工业,应侧重发展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市场导向型工业 C.技术导向型工业 D.资金导向型工业

通常计算流量(m3/s)的方法是根据断面流速与断面面积的乘积。流量增大,水位升高,流速加快;水位、流速的变化实际上是流量变化的表现,它们之间是函数关系.读“某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回答37~38题。

37.水位4米时,该河流的流量大约是

A. 40m3/s B.64m3/s C.150m3/s D.240m3/s 38.不能用来表示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水位高低 B.流量大小 C.断面面积 D.流速快慢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回答39 ~40题

39.图中数据显示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以15~19岁年龄段为主 C.农村的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40.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索是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交通条件改善 D.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我国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多段地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施工技术。读“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示意图”,回答41~4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