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基础写作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延边大学基础写作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db851114791711cc7917d5

欢??”沦为阶下囚,物是人非的伤感中忆起往昔帝王岁月,作者坠入到华梦破灭现实残酷的心灵痛苦中。苏轼有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迈乐观,有“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气干云,又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深沉慨叹,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情祝愿??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几乎无人能及,所以他是一位大家。

我们有些人也知道的一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种内心情绪就更是复杂难言了??

所以我们说,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感受力大大有利于我们的文学创作。 ③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

感受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气质各有差异,写作主体必然不能人云亦云,要求有独特的体悟能力。

比如台湾作家席慕蓉就擅长对生活中沉静的、美的、幸福的一面来进行描述和感悟,文笔也相应的细腻而且温情,大家下去可以看看她的一个集子《槭树下的家》;同样是台湾作家的三毛,就比较趋于灵性、真率、更加性情化,典型的比如《拾荒记》,大家下去可以看看,大概那种气质的东西也只有三毛写得出来,所以就很独特了。两位都是台湾的女作家,但是各自对生活的体悟、对创作材料的选择等各方面却都是很有差别的。

3.感受的种类(从感受器官、感受方式来做两种分类)

① 从感受器官来分: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等。这些感受在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中彼此交叉、融合,甚至替代,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而形象地感知和表现世界。比如《荷塘月色》中说月光“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的那一段,通感等手法的运用使得“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而形象地感知和表现世界”得以实现。

② 从感受的方式来分:有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直接感受,是作者亲自在社会生活中动用视、听、嗅、味、触等感觉,体察、验证生活。间接感受,是指作者借助于阅读与耳闻,从而了解众多信息的一种感受。许多资深的文学家常用第二种,因为他们头脑中所储存的文学素材等达到了异常丰富的程度,

比如周作人的许多文章。但是一般的文章都会用到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不过有程度上的差别,有的前者用得多,有的后者用得多。 4.感受的特点

客观性:作者感受都是基于客观事物,离开具体客观事物,无所谓感受。 形象性:要发现美,感受美,首先要把握审美对象的形象性。

情感性:作者的感受,虽然有理智、意志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情感活动。是一种心理体验。 5.感受的要求

独特:指有个性,避免一般化。

深刻:文章主题要深刻,作者的感受必须深刻。

细腻:文章要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具有生动感人的力量,作者的感受就要细腻。 三. 思维能力 1.思维的含义及分类

①含义(思维: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它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基础,以语言为工具,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始终。) ②分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

抽象思维:舍弃了具体的感性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以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为基本方法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评论性、实用性文章写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

形象思维:自始自终不舍弃具体的感性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以表象为工具,通过联想、再现、想象来组成形象、画面的思维活动。它是文艺创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

灵感思维:指人们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突然出现的、瞬间即逝的顿悟、理解、豁然开朗的一种思维形式。写作中的灵感思维可以使作者迅速获得精巧的构思、动人的情节、美妙的语句等。它的出现一般需要我们长期的写作训练作基础。对于经常写作的人来说,思维经过大量训练,灵感思维才会更容易出现。 2.思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①归纳与演绎

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经过分析,抓住它们共同的东西,概括出一般原则的思维方法。

演绎:就是从一般到个别,即从一般的原则出发推出对个别事物的认识的思维方法。

比如写作中,由材料提炼主题,主要用归纳的思维方法;而在主题基本确立,以主题需要来选择材料时,主要用演绎。 ②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

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环节、因素联系起来加以整体考察的方法。

3.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辐射扩散、辐辏聚合)

①创造性思维: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与方法,能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新思路、方法、认识、成果的思维。具有敏捷性、概括性、新颖性、深刻性等特性。

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两个方面进行:辐射扩散、辐辏聚合。 辐射扩散:是作者以一个信息为圆心向四周进行发散性思考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流程是多向的、多线性的,又称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思维轨迹呈空间辐射状。强调思维的灵活。如典型的此种思维的例子: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由一滴墙上的斑点,思维扩散到无限的空间中去。

辐辏聚合:作者从若干个不同的信息源上开始,由外向内地向一个中心集中的思考活动。(即思维主体把从不同渠道得到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重新加以组织,像车辐集中于车榖一样,故又称辐合思维、集中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如1987年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就是要考生聚合这三者的内在联系。) 四. 想象能力

1.想象的含义(①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②它的基本特征:生动新颖的形象性;③想象的作用:从观察采访,到立意选材,到布局谋篇,到修改定稿,都离不开想象。) 2.想象的种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①再造想象:依据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就是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阿Q文学形象的塑造,也都是从现实人物基础上“再造想象”来的。

②创造想象:不是以现成资料的描述和图片的显示为依据,而是根据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从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的艺术形象孙悟空,就是创造想象的结果。

③幻想:是指向虚幻的特殊想象,离现实较远。可以产生绚丽多姿的神话《后羿射日》等,也可以是科幻作品。

3.想象能力的培养(丰富的生活为基础、高度的理性为指导、强烈的激情为动力)

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在自己记忆的仓库里存储更多的信息,以供想象选择组合;

高度的理性为指导,想象本身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就包含理性的成分,要对原有表象进行选择辨析;

强烈的激情为动力,作者在生活积累中储存起来的表象在激情的触发下,才能鲜活起来。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客体同主体相对应。凡是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主客体相对应相联结而存在。就写作活动而言,凡作者面对的一切写作对象,都可以看作是写作客体。

1.对象化的自然景观(自然现象是最基础的写作对象,写作对象:一是物,二是事,三是情,四是理。“物”是最基础地位的) 2.群体化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3.个体化的人生状态(写作具有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气质。个体化的人生状态,是构成群体化的社会结构的元素。写作主体把社会群体作为写作客体,也要把单独的个体作为写作客体。)

4.外在化的精神产品(凡是精神产品,都是外化了的精神世界,外在的精神文化,对于接受主体来说,就是客体对象)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