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e39e3ecc17552707220852

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备课 郭志霞专用版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教学目标 1、春的颂歌 总课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理解“不甘示弱、艳丽、漫山遍野、五彩缤纷、追逐、生趣”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春风给大自然所送来的礼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春天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课件;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 教师配乐读朱自清的散文《春》,把同学们带入春天的意境。 2、 师:同学们,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你也一定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请把你感受到的春天,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 3、 理解“颂歌”,是谁奏响了春的颂歌? 二、初读课文,感受形象 1、 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3、 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生字,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读音、字型、字义都可以说) 4、 开火车读课文,疏通有关长句,将课文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2、 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重点写了春风里“地上、空中、水里”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切入文本,细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一阵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修改意见 1

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备课 郭志霞专用版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这一句话的意境。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高兴心情,在读中体会春风的柔和与温馨。 2、 朗读想象,体会特点。试:柔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送来了和暖的气息,送来了勃勃的生机。快,一起去春天的原野,去看看春姑娘—— (1)学生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走进文本,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妙与神奇。 (2)同桌之间互读自己认为美妙的句子,交流感受。 (3)汇报交流,品读词句:把你认为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A、研读感悟地上美。 ①指导读“原野上,小草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它们有的点点头,有的弯弯腰,以不同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活力”这一重点句。 ②出示下面两个句子,学生比较: 原野上,小草绿了,在春风中左右摇摆。 原野上,小草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它们有的点点头,有的弯弯腰,以不同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活力。 读一读,比一比,你认为哪一句好?通过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体会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与赞叹之情,通过“率先、点头、弯腰”等词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把小草当人来写的好处。 指名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③指品读写花的句子: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紫的、黄的、白的??它们漫山遍野地开放着,向人们宣布春天已经来临。 在读中通过“不甘示弱、艳丽、漫山遍野“等词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意境,然后通过绘画来展示”繁花似锦“的春景图。 B、品读欣赏空中乐:第三自然段,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创设情景,想象小鸟、蝴蝶、蜜蜂愉快的心情,优美的舞姿。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C、美读欣赏水里趣:第四自然段,小鱼和小蝌蚪又分别以什么方式奏响春的颂歌。通过指导对重点句子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清澈的小溪中,小鱼和小蝌蚪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 3、 回归课文,积累语言。 师:通过刚才的读,我们已经了解到小草、花朵、小鸟、蜜蜂、蝴蝶、小鱼和小蝌蚪它们在春风中是何等快乐,说说留在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那幅画。 二、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 小草、花朵、小鸟、蜜蜂、蝴蝶、小鱼和小蝌蚪都唱响了春的颂歌,难道你就不想在柔和的春风中,也奏响我们心中的颂歌吗?

2

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备课 郭志霞专用版

鼓励学生结合课前到大自然中观察的情景,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学生说时,鼓励学生把事物也当作人来说。 2、 同学们,春天很美,但创造春天的大自然更美,让我们带着激情齐声赞美春天。师生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课外延伸,体会情感 1、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学习作者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写写校园里的春天。 板书设计

3

1、春的颂歌 总:一阵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分:地上——空中——水里 总:春哪!你带来了热闹的景象,你令世界充满生趣,充满活力。 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备课 郭志霞专用版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教学目标 2、风 筝 总课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理解“翩翩起舞、 威武、驾驶、双胞胎”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放风筝时孩子们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孩子们放风筝是表达自己的理想, 懂得童年美好的理想,只有不断去追求才能实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明白童年美好的理想。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明白童年美好的理想。 课件;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风筝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直接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 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习“筝”字。 2、 读课题——《风筝》,课文围绕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拼音认真读几遍,边读边想象小朋友在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思考课文叙述的内容。 2、 师生交流读文后的感受。(课文叙述了“我”,强强、薇薇、大喜、根子、兰兰和红红、芳芳在一起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各人所扎的风筝寄托了各人的理想。) 三、检查生字的认读,联系写字 1、 用小黑板或卡片出示课文中的8个生字,指名认读,全班跟读,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音中的错误。 2、 分析字型,指导写字。 3、 学习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指导把字音读准,分辨多音字的读音。(片、扇、模都有两个读音,指导注意分辨读音与意义的联系) 四、练习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读书时的字音、语气,做到句句铭心。 2、 生试读课文,要求生把一句读得完整通顺的情况下再读下一句。 3、 检查指导学生的读书情况。教师相机范读、领读。 五、引读课文1、2自然段 1、 教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读。即注意听老师是如何要求的,学生必须用课文中的句子的方法回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