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2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081a06a6c30c2259019e1e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设清洁区(血液储存)、潜在污染区(办公区)

二、临床用血管理应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工作人员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必须规范洗手。一旦发生皮肤刺伤,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储血冰箱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和霉菌。

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对工作台面、桌面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一次。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六、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查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七、每月必须对输血科工作人员的手、室内空气以及储血冰箱的墙壁进行一次微生物学监测。

13

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本院检验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人防护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食品及饮料。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规范洗手或手消毒。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应例行洗手。 3.对消毒剂过敏的人员,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4.洗手池专用,不得用于他用。在不方便用洗手池洗手时,可用基于乙醇的无水皮肤消毒液。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等,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材料时,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规范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三、操作规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立即洗净双手,再更换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禁止用嘴吸液。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口内。禁止舔标签。 4.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5.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6.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片在

14

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四分之三前臵换。

7.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8.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表面应清洁消毒。

9.所有弃臵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中取走之前,高压蒸汽灭菌。

15

病理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与有关人员的防护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病理性医疗废物是指: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等,如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二、病理性医疗废物应存放专用的容器内,容器或包装应坚固、防渗漏,在盛装病理性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渗漏或其他缺陷。

三、病理性废弃物不得和其他废物混放、混收。放入包装物和容器内的病理性废物不得再次取出。

四、盛装病理性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面应有“病理性废物”标示。

五、确定废弃的病理组织,应事先通知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人员,科室将密闭保存的病理性废物按指定路线和要求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并与现场工作人员认真交接和登记,暂存处工作人员收到病理性医疗废物后立即通知泰安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废物运走以得到及时处理。

六、将盛放病理性废物的容器用1000m/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冲刷、清洁,晾干备用,将盛放病理性废物后的橱柜,用1000m/L的含氯消毒液认真擦拭或喷洒消毒30分钟后冲刷清洁,打开橱门通风晾干备用。

七、凡是病理性组织接触到的污物,一律放臵防渗漏的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3/4满封口,处理方法同废弃的病理组织。

八、接触病理性组织和处理病理性组织的工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防渗透隔离衣、防渗透围裙,必要时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操作完毕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