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泉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泉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1e30d3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3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2.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 kg/m B.1.16×10 kg/m C.1.75×103kg/m3 D.1.2×103kg/m3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3

3

3

3

A.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4.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8cm

C.6cm

D.4cm

5.﹣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A.

B.

C. D.

6.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A.10时45分 B.7时15分 C.7时45分 D.1时15分

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8.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上噪声很大 B.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 C.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温度太低

9.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冰吸热升温比水吸热升温快

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D.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态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 D.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2.6×10_____;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02_____;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_____.

1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镜头(填“幻灯机”、“照相机”)。

13.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样。舞蹈室中,学员们面对镜子练习舞蹈,当他们逐渐远离镜子时,他们在镜子中的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摄影社团的学员,正在练习使用照相机拍摄“免冠照”,要让像变大一些,可以让照相机_____被拍照的人(选填“远离”或“靠近”)。 14.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5.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2

16.如图是温度计的测量情形,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mm.

三、计算题

17.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____?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_____?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铁球总质量是多大____?(ρ铁=7.9×103㎏/m3) 1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珠江源广场的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刚从家到珠江源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步行期间小刚20s内通过的路程? 四、实验题

19.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如甲图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移动;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g。 (5)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1/g _____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g 26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_____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cm3 _____ 食用油的密度ρ/g/cm3 _____ 20.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________ cm ;

(2)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 的清晰的实像,________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4)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果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________ (选填“上”、“下”)调节 。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2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______。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