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4047d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28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3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35cm;

(2)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40”在“3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36℃. 故答案为:2.35;36.

5.(3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甲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10 m,图中的a点表示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21 :信息给予题;571: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远近可以比较运动快慢,根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甲、乙两位同学的运动快慢情况; (2)由图象可知相距的距离; (3)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

【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

﹣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

(2)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10m;

(3)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故答案为: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6.(3分)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如果要让烧杯中的水快一些沸腾,你采取的方法是 提高水的初温 .

【考点】1I: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12 :应用题;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

(2)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加热时间与水的多少、是否给烧杯加盖、水的初温有关,水的量越少、水的初温越高,达到沸点所吸收的热量越少,所以加热时间越少,同时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解答】解:

(1)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2)从造成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入手可以知道,减少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加盖、调大酒精灯的火焰等方法.

故答案为:不会;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提高水的初温.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 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9.20中末位的“0”是有意义的 【考点】64:长度的测量.

【专题】32 :定量思想;571: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对于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我们一般要求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而言,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上判断其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了减小误差,我们还常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并且保留到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因此,明确了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选项中内容的正确性. 【解答】解:A、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并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可得,

≈9.20cm.故A正确;

B、根据测量结果,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值,所以倒数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mm,故B正确;

C、结果中9.2cm是准确值,0.01cm是估计值,只要前面的准确值没有读错,后面的估计值是会变化的,9.21cm这个记录结果很正常,故C错误;

D、9.20cm最末位的“0”是估计值,长度测量时,要求最后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当刻度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D正确. 故选C.

8.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来

【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572:运动和力.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小明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 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该是向下游;

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李老师喜欢绕东区广场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min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进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6km/h 65cm C.6km/h 20cm

B.1.5km/h 1.2cm D.1.5km/h 0.6cm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11 :计算题;571: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已知路程和行走的步数可求一步的长度,然后对照各个选项做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

运动的时间t=40min=h,路程s=4km=4×105cm, 则李老师行走的速度: v==

=6km/h,

一步的长度为故选A.

≈66.7cm/步,最接近于65cm.

10.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