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44fbb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b

4.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2)这样做的依据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6.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5

7.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五、理清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6

教学步骤:

一、继续学习新课:

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7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5.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6.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