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5c3d47b307e87101f69685

【传播背景】

俄罗斯民族是富于革命精神的民族,具有悠久革命传统。19世纪下半叶在俄国革命运动中最早有着重要作用和广泛影响的革命思想是民粹主义。在俄国农奴制废除后,一些平民知识分子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彻底消灭农奴制残余,主张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结农民,通过农村公社实现社会主义。他们不承认俄国资本主义在农奴制废除后必然要发展,主张遏止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从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过渡。他们认为只有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主张以农民暴动来推翻沙皇制度。他们跑到农村宣传他们的主张,遇到多次失败后转而采取个人恐怖手段来推翻沙皇统治。由于这些人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被成为民粹派。

第一批民粹派组织出现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拉甫罗夫、特卡乔夫等人。民粹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揭露资本主义都起过积极作用,但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进来以后,民粹派坚持唯心史观和民粹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成为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阻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炸死后,取而代之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更为残暴的统治。民粹主义的失败和变质使一些民粹主义者醒悟过来,开始抛弃民粹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①。普列汉诺夫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就同俄国作家有联系。但马克思主义真正传入俄国,还是在六、七十年代。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与俄国革命运动联系在一起,没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革命运动结合起来的是普列汉诺夫及其领导的劳动革命社。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来,就开始在欧洲各国传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俄国。尽管它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略晚于西欧各国,但由于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由于俄国革命运站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获得的成就和所处的地位,它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在20世纪上半年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和思想运动的文流②。

【传播过程】

黄楠森,商英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55-156。 ②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4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修订版)背景:北京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到1883年劳动解放社的成立。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马克思主义对俄国革命思潮的影响日渐强烈,成为俄国思想的一种独立思潮。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影响过程通过19世纪40年代在刊物上的介绍以及 50~60年代?对个别思想家的世界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到19世纪70年代成为?俄国社会思想的巨大课题?,标志着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已经开始。(2)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与俄国社会现实即俄国的解放运动发生联系,马克思主义是被当作一种纯粹的理论被接受的。(3)马克思主义被当作一种外在的理论,因而在介绍时总是加进自己的内容。

第二阶段是1883年到1903年。劳动解放社1883年成立,作为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列宁认为它是俄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者、代表者和最忠实的捍卫者?②。它的出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俄国传播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开始系统地翻译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其它一系列著作。(2)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初步地研究俄国的社会问题。最典型的是普列汉诺夫通过《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等著作,对以民粹主义为主要代表的俄国革命运动中占统治地位的非科学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捍卫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开始?改变世界?的?武器批判?,这不仅表现在普列汉诺夫在俄国文献中首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及其任务问题、创立工人阶级政党问题,还表现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草案中。

正因为劳动解放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巨大贡献,列宁把它看作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地。?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个侨民团体(‘劳动解放社’)的著作中产生的。?对以普列汉诺夫为主要代表的劳动解放社的理论活动和现实活动,以及他们对马克思理论和唯物史观的传播,恩格斯在1885年致维〃伊〃查苏里奇的信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三阶段以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裂和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为标志。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来说,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主要特点是:(1)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自发的群众的运动?汇合,即列宁所说的?先进工人同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的结合?。从此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处于工人运动的条

①②

袁辉初,李尚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3,184。

件之下。(2)有了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的领导,俄国工人运动由自发的群众运动转向自觉的阶级行动。(3)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萌芽,即俄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始产生,自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就不再是传播的问题,而是和俄国实际日益结合、在改变俄国社会的过程中显现自己的现实性的问题。(4)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俄国化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始出现。《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怎么办》和《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著作就写于这个时期①。

【主要传播者】

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始于1883年普列汉诺夫所创建的“劳动解放社”。在俄国社会思想史上,普列汉诺夫是全面系统地向俄国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先驱。

下面主要介绍普列汉诺夫以及他的马克思哲学理论。

普列汉诺夫

袁辉初,李尚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生平】

普列汉诺夫生于1856年12月11日,卒于1918年5月30日。曾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主席,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是最早在俄国和欧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十分受列宁尊敬。普列汉诺夫1856年12月11日(俄历11月28日)诞生于沃罗涅什省利佩茨克县古达洛夫卡村。此后,他逐渐变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1877年他秘密出国,先到柏林后到巴黎,结识了著名的民粹派思想家彼得、拉甫罗夫等人。同年7月又回到彼得堡。7月底他到萨拉托夫在青年学生和工人中进行革命宣传。1878年夏天他决心“到民间去”,在顿河地区活动,出任民粹派机关报《土地与自由》的编辑。这时,普列汉诺夫自认为是“彻头彻尾的民粹派”。1880年初,第二次逃亡国外,自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七年(直至1917年回国)的逃亡生活。同年年底,他到了巴黎,结识了盖得、考茨基、威廉?李卜克内西和伯恩施坦等人。1881年底普列汉诺夫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1882年当他收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1882年俄文版序言》以后,很快把《宣言》印了出来。钻研和翻译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促使普列汉诺夫从民粹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883年普列汉诺夫与波里索维奇?阿克雪里罗得、维拉?伊万诺夫娜?查苏利奇等志同道合者在日内瓦创立了“劳动解放社”。但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他渐渐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此后对十月革命又持反对态度①。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4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修订版)背景:北京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