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2019-2020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试卷(一)新人教版选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经典)2019-2020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试卷(一)新人教版选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e7e7d8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

教育资料

模块综合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基因工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三种工具。以下有关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所有DNA连接酶均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C.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D.原核生物内的限制酶可切割入侵的DNA分子而保护自身 答案 D

解析 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DNA连接酶包括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前者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2.现有一长度为1 000个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 000 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 和600 bp 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此DNA分子呈环状,只留下C、D两项供选,由“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可确定只能选D项。 3.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 A.使目的基因的导入更容易

B.具有R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C.鉴别受体细胞是否导入目的基因

教育资料一

教育资料

D.具有D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启动复制过程 答案 B

解析 启动子在表达载体中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具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可启动转录过程;鉴别受体细胞是否导入目的基因是标记基因的作用。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答案 A

解析 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不同;只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才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可检测载体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中。

5.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 D

解析 种子萌发长成植株是由幼体到成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虽有细胞分化,但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仅仅是细胞分化的过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花粉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经历了细胞分化,体现的是花粉(生殖细胞)的全能性,没有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体现出体细胞的全能性。 6.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 ) 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

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 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茎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答案 D

解析 脱分化是指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A、B项都是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C项是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过程。 7.下列有关核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教育资料一

教育资料

A.用核移植技术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B.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最好是受精卵

C.核移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良种畜的生殖潜力 D.用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动物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 B

解析 核移植的受体细胞应该是MⅡ期的卵母细胞,相对受精卵来说,MⅡ期的卵母细胞细胞质所含的物质更有利于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

8.用动物细胞工程获得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 B

解析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所以不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9.下列方案中不能制备出抗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是( ) A.将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B.将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C.将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体外大规模培养

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中,并使癌基因表达 答案 A

解析 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RNA片段不能和DNA连接,则该病毒抗原的基因无法导入骨髓瘤细胞中。

10.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时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 C.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都在卵巢内完成 D.新个体的性别在受精完成时已经被决定 答案 D

解析 采集到的精子需经获能处理后才能与卵细胞发生受精作用;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排出的过程,此时的卵子没有成熟;卵细胞的形成场所有卵巢和输卵管;受精时精子与卵子中的染色体结合,就决定了新个体的性别。

教育资料一

教育资料

11.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H-Y 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 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Y 单克隆抗体由骨髓瘤细胞分泌 B.应选用原肠胚做雌雄鉴别

C.鉴别后的雄性胚胎可直接做胚胎移植 D.用H-Y 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 答案 D

解析 H-Y 单克隆抗体是由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A项错误;应选用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做性别鉴定,B项错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应选择雌性胚胎,C项错误;用H-Y 抗原免疫母牛可使母牛针对该抗原产生相应抗体,D项正确。

12.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③画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图 ④受精 ⑤胚胎的早期培养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答案 B

解析 “试管牛”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因此先进行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的培养,同时画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流程图进行“生产”。 13.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B.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 C.胚胎干细胞的遗传物质在质和量上与受精卵相同

D.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答案 B

解析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的细胞通常不会产生排斥反应;若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胚胎干细胞在体外也能被诱导分化;胚胎干细胞是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其遗传物质与受精卵相同;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血细胞异常,用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取代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可治疗该病。

14.某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中,使取食它的害虫体内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定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为人体消化酶和害虫消化

教育资料一

B.①②④⑤③ D.①②⑤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