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公路地质灾害评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邵县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072e92daef5ef7ba0d3cf0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含粘土砾石、卵石层中,其含泥量一般较高,除河床附近因受地表水直接补给水量中等外,其余地段地下水量贫乏,钻孔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50m3/d,据资江二桥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其上部有粉质粘土隔水层,但地下水位较低,埋深一般10~15m,地下水不具承压性,为潜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泉流量一般0.01~0.08L/S。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水,PH值6.5~8。

2、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下编码岩关阶邵东段(C1y1)砂岩、粉砂岩裂隙水含水层,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3s)粉砂岩、砂质页岩裂隙水含水层,及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中。

岩关阶邵东段砂岩、粉砂岩裂隙水含水层及佘田桥组粉砂岩、砂质页岩裂隙水含水层,虽局部裂隙发育但一般多被泥质、硅质充填,地下水量贫乏,区域性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1L/S,钻孔单井涌水量小于20 m3/d,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水,PH值6.0~8。

跳马涧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裂隙发育,据本次调查线裂隙率达10%左右,裂隙宽0.3~0.5cm,泉流量0.114~0.794L/S,地下水量中等,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水为主,PH值6.5~8.0。

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1)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量丰富的含水层

岩溶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石炭系船山组、黄龙组,原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裂隙溶洞水含水层中,含水层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多见岩溶洼地、漏斗、暗河等,据区域资料,地下暗河长度达0.71km/km2,据本次调查,评估区内未见地下暗河,另据资江二桥勘察资料,钻孔见溶洞率29.4%,溶洞高0.5~2.0m,区域泉流量2.47~147.6L/S,钻孔单位涌水量0.942~5.21L/S.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及HCO3-Ca·Mg型水,PH值6.5~8。

17

(2)岩溶发育中等地下水量中等的含水层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中统棋樟桥隐晶质灰岩、隐晶质白云岩裂隙溶洞水含水层中,据区域资料统计,面岩溶率3.57~5.65%,岩溶发育中等,泉水流量0.42~2.01L/S,钻孔单孔涌水量282.36~412m3/d,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PH值6.0~8。、

(3)岩溶发育弱地下水量贫乏的含水层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下统岩关阶秃公坳段泥质灰岩、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灰岩段瘤状灰岩、灰岩溶蚀裂隙水含水层中,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含水层岩溶不发育,泉流量一般小于1.0L/S,钻孔单轴涌水量一般5.01~38.88 m3/d,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水,PH值6.5~8。

(二)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直接,此外各含水层间尚呈现为互相补给,局部地段如资江岸边附近地段,地下水与地表水随季节不同,呈现为互为补排关系。

地下水类型的不同其迳流形式也不同,水量丰富的石炭系船山组、黄龙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裂隙溶洞含水层,由于溶洞发育,主要以管道型径流形式为主,其特点是分布极不均匀,流速快,流量变幅大,且不受地表分水岭控制。水量中等,岩溶发育中等的棋梓桥组隐晶质灰岩、隐晶质白云岩裂隙溶洞水含水层,则管道型与溶蚀裂隙型兼有。水量贫乏的裂隙水含水层,径流形式主要为裂隙型,其特点是分布相对均匀,流速慢,径流途径中一般受地表分水岭控制。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其径流形式为孔隙型,特点是水量分布均匀,大小取决于含水层厚度岩性及分布位置。

地下水多沿岩层接触界线附近、地形突变地段排泄,总体上向地表水系排泄,此外蒸发及局部人工开采地下水亦为其方式之一。

(三)地下水动态特征

据本次调查结合区域长观资料,地下水水位、水量动态变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

18

季节变化直接相关,呈现为同步的周期性变化。但变化量有所不同,主要与其分布标高、补给源的远近及地下水水动力特征相关,分布位置较高,距补给源近、具潜水性的变化量相对较大,丰枯季泉流量变化幅度可达30倍以上,反之变化量相对较小。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一)新建绕改建线(K41+500~K45+180)

本区位于新邵县城西部土桥乡,居民人口较集中,菜土较多,其余如汤仁桥、南山湾、瘳家峙、上官冲、塘家冲等自然村,居住人口均在200人以下,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由于区内地势相对平缓,未见大面积切坡、填方区,局部切坡高一般在3m以下,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

此外新邵县城区内有数条2~3级公路,一般无切坡工程,局部切坡坡高小于3m,未发现由于修筑公路切坡、填方产生崩塌,滑坡等灾害。资水河床及河岸均稳定,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

(二)改建线(K0+000~K17+404)

区内寸石镇人口相对集中,约1000人,其余武桥、洪溪自然村人口均在200人以下,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区内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为原G207国道、及居民房屋修建等,无大中型水利水电设施,无大型创业(原红日机械厂已搬迁),其中居民修建房屋多位于地形相对低平处,其切坡、填方规模十分有限,切坡坡高一般小于3m,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

据本次调查,沿原G207国道,由于道路修建切坡及人工采石、取土切坡产生崩塌计有3处,但崩塌规模均在200m3以下,且下方均为空地,K9+950及K9+970均由于G207国道修路切坡产生滑坡,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

总体上,区内人类工程活动程度中等。

八、地质环境条件小结

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地形条件中等,地貌类型较多,地质构造条件中等,工程

19

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较差,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道路、房屋修建及少量田间灌渠,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总体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