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件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件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4622c6a1c7aa00b52acb46

第三节 瞿秋白的文学思想 第四节 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 第五节 京派作家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革命文学思潮的滥觞和勃兴

一、革命文学思潮在“五四”时代的潜滋暗长

中共成立前,革命文学思潮作为一种基因和胚芽存在于“五四”启蒙主义思潮中。中共成立后,则在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文学思想上逐步表现出来。1922-1925年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蒋光慈等共产党人先后在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先驱》、中共刊物《新青年》以及《民国日报·觉悟》上撰文,倡导革命文学。

二、革命文学思潮勃兴的历史条件

革命文学思潮在1928年崛起,由各种历史条件共同促成。 1.是急剧转变的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

2.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影响的结果。

3.也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分化和聚合有关。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输入了新鲜血液的创造社和太阳社,率先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为革命文学

运动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策略:以与“五四”断裂的方式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创造社、太阳社所宣传的理论的核心是凸显文学的阶级性。

创造社、太阳社一面为革命文学“正名”,一面频频向“五四”文学和“五四”作家发难。

创造社、太阳社对革命形势的转变表现出可贵的敏感 。

第二节 革命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革命文学必须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

要求无产阶级文学必须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思潮的基本主张。这主要是强调作家应有阶级分析眼光和反抗斗争精神,但在论述这一主张时,存在明显的不尊重文学本体性、违反文学自身规律的过“左”内容。

二、革命文学必须建立新的文艺理论

革命文学浪潮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话语新的转型,意味着需要用新的文艺理论来指导。“左联”成立后较为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译介阐述马列主义经典文论。

革命文学思潮对新文艺理论的建设留下了一些历史的遗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为三十年代居于主流地位的文艺理论。

三、革命文学必须开展积极的理论斗争和批评

革命文学思潮展开的理论斗争和批评,包括:

1.反击国民党的文艺围剿的斗争。与1930年兴起的为国民党政府张目的“民族主义文学”

运动展开斗争。

2.批评自由主义者文艺思想的斗争。先后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和“论语派”散文家林语堂之间展开文艺思想论辩。 3.对文学创作的评论。鲁迅、茅盾、瞿秋白等都有典范之作。

第三节、瞿秋白的文学思想

一、瞿秋白文学思想的形成和特点

瞿秋白是书生型的革命家,也是文学领域内的英杰,是30年代中国革命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的文学思想是在俄罗斯文学、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文论的影响下形成的。他虽然从事左翼文艺运动时间不长,但仍是最具权威性的文学思想家。

用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解释文学,把文学领域里的每一个问题都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联系起来,是瞿秋白文学思想的突出特点,也是30年代革命文学理论的突出特点。

二、瞿秋白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文学是“意识形态的得力的武器”。在他看来,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实质就是文艺反映并影响阶级斗争的关系,而要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煽动”功能,就必须同步加强文学的艺术性。

2.“要创造革命的大众文艺”。他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要求

格格不入,期望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学大众化来改变这种情况。

3.“为着普罗现实主义而斗争”。他重视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论建设,突出现实主义的“反映论”的真实性原则。

三、对瞿秋白文学思想的评价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文艺理论的基本形成所做的奠基性工作,集中表现为: 1.论述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灵魂”。

2.论述了文学和人民的关系。革命文学 必须为大众所有并为大众所用,作为原则植入了后来革命文学的发展中。

3.论述了革命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瞿秋白的文学思想带有狭隘的阶级论色彩,存在明显的“左”的痕迹。

第四节 现代主义流派的文学思想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它缺少和“五四”新文化(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主流文化)的亲和力。当“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而知识分子群中普遍弥漫着彷徨、迷惘和伤感情绪时,现代主义便摆脱了对现实主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