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9297033b3567ec112d8a32

学生易错点分析:⑴B、C两个步骤容易弄错。学生在使用天平时往往未把游标移至零刻线前就调节平衡螺母。⑵天平游标的读数错误:分度值错误;读游标的右方刻线。量筒读数错误:分读值错误,看不清刻度线等。填写错误:分不清各步骤的数据意义。

三、基本实验题

(一)重要的学生实验。

1. 会用天平、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基本实验要求:天平的调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例18。 适当变化:仪器缺损、实验原理变化等。

例19.现有一架没有砝码的托盘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以及足够量的水。要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并用测量量表示被测物质的密度。 学生易错点分析:对天平的原理缺乏认识,不能用天平比较出两个相同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 实验步骤写不清晰,顺序颠倒,这往往是学生思维混乱的反映。用实验测量量表示某种液体的密度,学生有困难,一是实验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不够清楚,二是数学计算能力不能迁移到物理学科上。

例20.一个内部有气泡的铁球,放在水中仍能下沉。已知铁的密度,用天平和量筒测出铁球中空气的体积。写出实验步骤和测量量,并用测量量表示空气的体积。

学生易错点分析:学生缺乏把计算题转化为实验题的能力,计算题是给出一些物理量(已知量),要求另一些物理量(未知量),实验题的特点是利用实验仪器能够测出哪些量必须自己去判断。例如该题用天平和量筒是不能直接测出铁球中空气的体积的,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和体积。已知铁球的质量、铁的密度,可以计算出铁球中铁的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比较。这一类的计算题学生都练习过,但变为实验题学生会感到困难。 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学生感到较难,原因是平常的实验教师规定了步骤,实验报告上写明了步骤,学生不用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用测量量表示被测量又是整式的运算,学生学的数学用在物理上发生困难。 2. 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基本实验要求:杠杆的调平、左右挂钩码的操作、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A 例20.用图18所示的装置研究杠杆的 B 平衡条件,实验前应该调节 ,

使杠杆处于 状态。在A、B 两点分别挂3个和2个相同的钩码后, 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增加 1个相同的钩码以后,只能调节右侧钩码 的数量及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 衡,写出可行的两种做法。

学生易错点分析:调节的是平衡螺母,不是平衡,学生表达

图18

错误。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学生容易写成平衡状态。 原因是教师对为什么要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没有强调,实际上把杠杆插入铁棒上,静止就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了,为什么还要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在计算的基础上写出两种方法,对学生又有一定难度。原因是学生实验时不爱动脑,做题时不联系实验。

适当的变化:误差分析、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等。

例21.小刚同学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时,开始时忘了调节平衡螺母,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开始实验了。在左右两边挂钩码,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刻度尺量出力臂长,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从数据可看出左右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的关系是F1 l1 F2 l2(选填“<”、“=”或“>”)。请简要说明力与力臂乘积不相等的原因。为了纠正实验的错误,实验前,他应该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实验次数 1 2 左方钩码数量F1 左方力臂长l1/cm 右方钩码数量F2 右方力臂长l2/cm 3 2 10.00 10.00 2 3 15.60 7.06 学生易错点分析:第一个空学生错误一是计算错误 二是不懂题目的意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强调 杠杆平衡条件,未看到两边计算不等的情况,不明 白要问什么。第二个空难度较大,要考虑杠杆本身 的重力作用,学生只有真正明白实验前调节杠杆在 水平位臵平衡的原因,再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才能 得到正确结论,当然不排除学生猜的可能。 3.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基本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 骤、实验数据分析等。

例22.测图19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按能用1/3 物重的方法,用笔代替绕线组装滑轮组。实验测出重 物的重力G,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

图19 簧测力计的钩子移动的距离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及在此过程中重物升高的竖直高度h。用这4个 图20 量表示滑轮组机械效率η= 。写出要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个方法。

学生易错点分析:第一空学生一般不感到困难,明确在实验中有用功和总功的物理意义,就可以正确写出结果。发生错误就是学生对实验中所测的四个量的物理意义不清楚。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学生容易从减小摩擦的角度去考虑,在该实验中,摩擦恰好不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从减轻动滑轮的重和加大重物重两个方面去考虑。减小动滑轮重,一般要减少动滑轮个数,对该题是不可以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大重物的重力。

适当变化:测量量的改变、实验误差分析、操作原理分析等。 例23.测图20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某同学实验测出的数据如下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测量存在错误的是 。简要说明你作出判断的依据。

物重 弹簧测力计拉力 重物升高高度 拉力通过距离 测量量 G/N F/N h/m S/m 10 2 0.05 0.25 数 据

学生易错点分析:对这种判断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该实验得到的机械效率是100%,很明显有错误。从图中看出动滑轮有五根绳子承担,重物升高的高度与拉力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5,一般绳子的伸长很小可以忽略,错误不在此。拉力与物重之比也是1:5,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动滑轮还受重力,这不能忽略。拉力的测量值存在错误。 4. 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基本实验要求: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等。 例24.⑴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电流表、电压表测 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⑵实验的原理是 。 ⑶某同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

后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一组电 压和电流值,记录数据。

③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④整理实验器材。

以上实验步骤中不够完善的是 (填序号),应该增加 。 实验缺少的步骤是 。

学生易错点分析:实验电路图学生往往画的不规范,发生断接的地方。电流表和电压表位臵画错。操作步骤中,学生往往忘记在实验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电阻位臵上。学生对实验要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步骤往往不重视。

适当变化:器材的变化、误差分析等。

例25.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待测电阻RX的阻值,RX 的阻值约为10Ω。电源电压是8V,实验室没有滑动 变阻器,只有两个阻值都是10Ω的定值电阻R1、R2, 并且电流表的0~3A档已坏。请你设计使用实验室用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足够的导线测待测电阻RX的 阻值。

⑴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⑵简明写出实验步骤。

学生易错点分析:该题利用一些条件把答案做了限制,这对一般的学生会感到困惑,不知这些条件有什么用。所以设计的电路图和步骤出现不符题目要求的状况。不使用定值电阻,直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会出现电流超过0.6A,而0~3A挡已坏,不能使用。只使用一个10Ω的电阻符合测量的要求,但不能实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会测小灯泡的功率

基本实验要求: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等。 例26.⑴在虚线框内画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⑵实验的原理是 。 ⑶某同学实验的步骤如下所示: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所示电压小于 灯泡额定电压,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观察小灯泡的 发光情况。打开开关,记录数据。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所示电压等于 灯泡额定电压,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观察小灯泡的 发光情况。打开开关,记录数据。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电压表所示略大于灯泡额定电压,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打开开关,记录数据。

⑤用以上三组数据计算出三个功率值,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是小灯泡的功率。 上述步骤中,不完善的是 (只填步骤序号),应该增加 。 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是 。简要说明步骤②③④测出的功率P2、P3、P4与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关系。

学生易错点分析:实验电路图画的不规范。实验原理的公式写错。不完善的步骤恰好是学生往往忽略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实验前应该调节在使接入电路的电阻达到最大。错误的步骤是学生混淆了测电阻和测电功率两个实验的区别。测电功率是测在不同电压下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不需要求平均值,也不能求平均值。 适当变化:器材变化、实验数据分析等。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 6 6.8 电流I/A 0.1 0.2 0.22 电功率P/W 0.2 1.2 约1.5 灯丝电阻R/Ω 学生易错点分析:计算错误导致灯丝电阻的错误。特点总结得不对或不明确,应该是灯丝电阻越来越大。解释必须用已经学过得知识,灯丝电阻由于灯丝的温度发生改变,使电阻变大的,学生容易用电压、电流、电功率去解释。

其他的学生实验如:用刻度尺测长度,测平均速度,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观察水的沸腾,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研究液体的压强,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研究电磁铁。在去年的考试说明上没有要求,有的可以包含在以上五个实验中,有的属于其他教材没有的,或不容易出题的,今年都应该引起重视。其中测平均速度、研究液体压强和研究电磁铁应该是重点。 (二)重要的演示实验

1. 体现物理方法的演示实验

例28.小明在室温环境下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他采用控制变量法,所需要的导体材料如下表所示。请帮助小明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导线代号 长度L/m 横截面积 S/mm2 材料 A 1.0 3.2 锰铜 B 0.5 0.8 钨 C 1.5 1.2 镍铬丝 D 1.0 0.8 锰铜 E 1.2 1.2 钨 F 1.5 1.2 锰铜 G 0.5 1.2 镍铬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