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微生物学笔记(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口腔微生物学笔记(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a0a5f7b9d528ea80c7795b

3.3 信息交流与遗传多样性

化学信息(物质、能量)交流

遗传信息(基因流)交流

密度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s):耐药质粒的传递 3.4 竞争拮抗

竞争:竞争排斥和竞争共处 拮抗:细胞结构和毒性因子

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interaction):口腔生境中一种细菌产生的物质对其他菌种产生的约束和抑制作用。

血链球菌、轻链球菌→过氧化氢→抑制厌氧菌 通过细菌素对口腔微生物群产生作用。细菌素是细菌所产生的能够影响其他细菌生长的蛋白质(肽类)毒素(抑制)

血链素、变链素、黑色素菌素 3.5 生态平衡与失调

生态学的核心问题:生态平衡(eubiosis)生态失调(dysbiosis)

4、 影响口腔生态系的主要因素

· 宿主因素:口腔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唾液、牙冠表面的沟裂、邻面、龈沟、舌背面等滞留区、牙列状况等均可影响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和定植

· 微生物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口腔正常微生物群间的相互作用(共生和拮抗)是口腔微生物定植、种类、数量和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 环境因素: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如温度、pH、Eh、营养物或生长因子等。

口腔生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也是影响口腔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类、数量和定植的重要因素

口腔微生物种群

一、微生物的分类

1.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组成等分为三类: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如:细菌、放线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 (也称广义的细菌) 如:真菌、原虫 - 5 -

非细胞型

2.细菌的分类

如:病毒、亚病毒、朊粒 细菌的分类是根据一定原则对细菌进行分群归类,并根据相似性与相关性的不同水平排列成系统。

分类原则:细菌表型特征的相似性和系统发育的相关性 细菌的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f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是种,其次是属,种和属在细菌分类中常用;科及科以上的划分在细菌学中不太完善。

·属(genus):具有共性的若干种的组合,应与其他属有明显的差异

·种(species):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 ·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对不同来源的同一种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同一种细菌可有许多菌株,其主要性状应该完全相同,次要性状可稍有差异,通常用地名或动物名的缩写加编号作菌株名。 标准菌株(type culture strain):亦称模式菌株,是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 (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 ·培养物(culture):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如微生物的鞋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型(form/type):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如不同的血清型、噬菌型等。

菌株与型的区别:菌株之间不存在鉴别性特征的差异,命名不同的菌株无需分类学依据;不同型的细菌之间存在鉴别性特征的差异,命名或鉴定不同的型必须有分类学依据。

3.细菌的命名

《国际细菌命名法规》:以“拉丁名称字义命名”的原则,根据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 注: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均应小写。整个属名及种名在出版物中应排成斜体。 例:Streptococcus mutans Clarke 1924 几种不同的书写情况:

·属名重复出现,可缩写:E.coli(大肠杆菌)

·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某一株细菌:Salmonella sp. ·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若干株细菌:Salmonella spp. ·亚种用spp.表示

二、细菌的鉴定

细菌鉴定是指借助于现有的细菌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细菌的分类鉴定:

一般只有纯培养的细菌才能进行鉴定。DNA分子水平的鉴定主要限于专业实验室或做研究之用。常用的鉴别方式有染色鉴定、细胞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菌细胞组分分析、遗传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分类依据 细胞形态

举例 外形、革兰氏染色、鞭毛、芽孢、大小、排列方式等 - 6 -

菌落形态 生理特性 发酵碳水化合物 水解氨基酸 酵解产物类型 预制酶 抗原 脂类 DNA 酶 肽聚糖 噬菌体分型

三、口腔微生物种群

颜色、溶血、外形、大小等 好氧、厌氧、光合、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 产酸或产气 产氨 丁酸盐、乳酸盐、醋酸盐 糖苷酶 对细菌表面蛋白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 甲基萘醌类、长链脂肪酸 碱基构成(G+C比例)、16S rRNA序列 有/无,电泳迁移率 氨基酸组成 哪种噬菌体侵染细菌 口腔微生物的特点:数量多、种类复杂、相互关系密切,细菌是最常见的口腔微生物。 细菌(bacteria):

按革兰氏染色性质:G+菌、G-菌

按形态分为:球菌、杆菌、弯曲杆菌和螺旋体

按氧耐受性分为: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专性厌氧菌

古细菌(archaea):生存在极端环境下(高温、高盐、低pH),细胞壁无肽聚糖 真菌(fungus)

病毒(virus)、支原体(mycoplasma)、原虫(protozoa)、衣原体(chlamydia)等

口腔不同部位常见微生物的分布 部位 唾液 唇 颊 腭 舌 牙 优势微生物 唾液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奈瑟球菌、韦荣球菌、乳杆菌、放线菌 表皮葡萄球菌、口腔链球菌 缓症链球菌 口腔链球菌群、嗜血菌 唾液链球菌、口腔链球菌群、奈瑟球菌 口腔链球菌群、放线菌、梭杆菌、普雷沃菌、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牙龈及龈沟 口腔链球菌群、放线菌、梭杆菌、普雷沃菌、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韦荣球菌、螺旋体 义齿及矫正器

1.革兰阳性球菌 1.1.兼性厌氧菌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β溶血环;触酶阳性,有致病性(凝固酶阳性和甘露醇发酵阳性);是颌面部疖痈、伤口感染和婴幼儿口角炎的病原菌;

- 7 -

口腔链球菌群、假丝酵母菌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常参与牙周、根管或颌面部混合菌感染,是口腔最常见的葡萄球菌,在牙周炎、感染根管、冠周炎等病灶中可检出; 腐生葡萄球菌 解糖葡萄球菌 性状 菌落色素 凝固酶 葡萄糖 甘露醇 α-溶血素 耐热核酸酶 A蛋白 磷壁酸类型 噬菌体分类 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 + + + + + 核糖醇型 多数能 强 表皮葡萄球菌 白色 - + - - - - 甘油型 不能 弱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口腔链球菌属是正常口腔中的优势菌群,检出率>80%,是口腔数量和种类最多的革兰阳性的兼性厌氧球菌。

·唾液链球菌群(Saliva streptococcus groups):唾液链球菌、前庭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①主要从人和动物的口腔中检出,是舌面和唾液中的正常菌群成分,不被认为是机会致病菌;②可产生类细菌素抑制性物质(BLIS);

·缓症链球菌群(Mitis streptococcus groups):血液链球菌、口腔链球菌、缓症链球菌

血液链球菌:①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8~1.2μm;②是牙菌斑的主要菌群成分;③可产生对氨基苯甲酸(PABA),被认为是变异链球菌定植生长的助生菌;④可产生H2O2、血链素等抗菌物质,也被认为是口腔重要的生理菌和牙周益生菌;⑤是条件致病菌,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时,细菌可以侵入血液,可能导致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变异链球菌群(Mutans streptococcus groups):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表型相同,但血清型和遗传型不同。

变异链球菌:①是主要致龋菌:有强粘附力,产酸耐酸,葡萄糖基转移酶(GTF);②主要定植在人口腔的非脱落表面(牙面、义齿表面),是龋病的主要病原菌,可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等继发性感染。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口腔球菌属(Stomatococcus) ·颗粒链球菌属(Granulicatella) ·孪生球菌属(Gemella)

1.2.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

微小消化链球菌:①条件致病菌,常参与口腔内的混合菌感染;牙周炎的主要龈沟菌群成员之一,被视为破坏性牙周炎的主要可疑病原菌之一;③该菌亦可以从口腔其他混合菌感染,以及健康口腔的龈沟和龈上菌斑中检测出。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