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梁架桥机设计计算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双导梁架桥机设计计算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d01a0a76c66137ee06192d

双导梁设计计算书

一、 双导梁概况

漳诏高速公路A1-3合同段中的新圩特大桥全长1377m,其上部结构桥孔布置为8*25m+2*9*25m+8*30m+6*30m+12*25m的预应力砼T型准连续梁桥。25 mT梁共同38跨380片,30mT梁共14跨140片,采用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加强型双导梁安装的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双导梁的设计以安装30mT梁为计算。双导梁全长75m(为30mT梁的2.5倍),为两支双排单层上下加强贝雷片组成。横梁全33m,为两支双排单层上下加强贝雷片组成,横梁下面设一片贝雷片加高架。横梁上各设一部起吊车(5t),平车长度3 m,宽度2.28 m,高0.7m,由工32槽钢加工而成,来回道卷扬机为3t。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导梁中心距离为15.83m,位于2#~3#及8#~9#T梁之间的中心位置上,具体见附图。 二、 导梁的荷载计算

1、横梁上的荷载

(1) 横梁自重:横梁全长33m,转化为均布荷载q=6.5KN/ m (2) 横梁上的轨道及枕木自重,均化为均布荷载q=1.8KN/ m (3) 起吊平车等重量:

5t卷扬机17KN 平车自重18KN 6门滑车2付计3KN 钢丝绳及其它等重量约7KN

合计;45KN

(4) 来回道卷扬机及钢丝绳等重量约18KN 2、加高架及导梁上平车等重量 贝雷片+斜撑+平车重量+其它=45KN 3、导梁上的荷载及导梁自重

(5) 转化为均布荷载q=6.5KN/ m+1.8KN/ m=8.3KN/ m 4、T梁自重 以30 mT梁考虑 G=638 KN/片 5、 T梁的超重

根据规定,装配式公路桥梁的梁截面尺寸允许偏差+5 m m,照此计算,30 mT梁断面增加引起的超重可达4.5%,考虑其它因素,其超重系数取5% 6、 T梁吊运过程中的冲击荷载 冲击荷载采用构件自重的30% 三、 导梁容许弯矩及剪力

四、 根据《装配式公路桥梁使用手册》,对于双排单层加强型桥梁,

其容许弯矩及剪力为3375KN.m及490.5 KN,考虑到荷载分布的不均匀系数,则对于两支双排单层加强型桥梁,其实际容许弯矩及剪力分别为

[M]=3375*2*0.9=6075 KN.m [R]= 490.5*2*0.9=882.9 KN 五、 双导梁构件的强度验算

1、导梁上的横梁强度验算 (1)T梁吊在位于横梁中心时

其中:P-来回道卷扬机等自重 P= 18KN

q-横梁及轨道等自重 q=6.5KN/ m+1.8KN/ m=8.3KN/ m G-T梁重量+起吊平车等重量

T梁重量=638/2*1.05*1.3=435.435 KN 取436 KN 则G=436+45=481 KN 对1#点取∑M=0

R2= =367.69 KN<[R] R1=P+G+ q*33-R2=405.21KN<[R]

Mmax=M跨中= R2*15.83/2- q*33/2*33/2/2=1780.43 KN.m<[M] 则弯矩及支点剪力符合要求 (2)用双导梁安装左侧边梁时

即当采用双导梁安装左侧边梁时会出现右侧支点负弯矩 2、双导梁的强度验算

(1) 安装T梁时的强度验算

安装T梁时,导梁的前支点与中支点受力需验算,后支点不需验算。其最不利位置,对于弯矩,横梁吊梁行走至导梁跨

中的最大值;对于剪力,当横梁吊梁行走至导梁中支点时,中支点剪力有最大值。

a:当吊梁行走至跨中时,以简支梁计算有Mmax

P-横梁吊梁行走至导梁跨中时的力,包括导梁上加高架的全部荷载

P=导梁上平车与加高架等重量+横梁底部支座反力 =45+405.21=450.21 KN Mmax=M跨中=1/4 PL+1/8 qL2

=(1/4*450.21+1/8*8.3*33)*33=4844.07KN.m<[M] R1=R2=1/2P+1/2qL=362.06KN<[R] b:当吊梁行车至中支点时,有Rmax

Rmax= P+1/2qL=450.21+1/2*8.3*33=587.16KN<[R] (2) 安装边梁时

其中P-左导梁上在吊梁安装左侧边梁时的荷载 P= R1+加高架及导梁上平车的重量 =763.3+45=808.3KN

R左= P+1/2qL=808.3+1/2*8.3*33=945.25KN<[R]

则安装左侧边梁时,导梁的剪力R已经大于容许剪力值,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3、导梁在推出时的内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