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公司概论》和《知识产权法》合集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年最新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公司概论》和《知识产权法》合集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d1ab7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

题目31

公司收购是指公司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目标公司实际控制权的交易行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2

股权收购是收购公司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收购公司将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因此其不用承担目标公司的债务。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3

资产收购是指收购公司购买目标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行为。在这种收购中,收购公司须承担目标公司的债权债务。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4

公司的债权人、债务人和股东都是有权提出公司重整申请的主体。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5

公司破产申请的提出,就是破产程序开始的起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三、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计30分) 题目36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 )。

A. 利益目标不一致 B. 信息不对称 C. 责任和风险不对等 D. 收益不同 题目37

经理人的薪酬激励由( )组成。 A. 基本工资 B. 短期激励 C. 长期激励 D. 附加福利及津贴 题目38

股票期权的行权方式通常有( )。 A. 现金行权 B. 股票互换行权 C. 债券行权

D. 经纪人同日销售行权 题目39

下列选项中属于股权激励方式的有( )。 A. 股票期权 B. 虚拟股票 C. 持股计划 D. 业绩股票 题目40

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司外源融资方式的有( )。 A. 向银行借款 B. 公司的留存收益 C. 发行股票和债券 D. 融资租赁 题目41

按资本属性的不同,外源融资可分为( )。 A. 直接融资

B. 债务融资 C. 股权融资 D. 混合型融资 题目42

按股东身份的不同,公司股票可以分为( )。 A. 国家股 B. 法人股 C. 个人股 D. 外资股 题目43

公司并购的动因主要有( )。 A. 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B. 发挥财务协同效应 C. 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D. 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 题目44

按收购股权比例的大小,公司收购可以分为( )。 A. 完全收购 B. 控股收购 C. 参股收购 D. 资产收购 题目45

公司分立的动因主要有( )。 A. 突出主营业务 B. 经营分割 C. 财产分割

D. 规避政府的行政管制 形考任务6(案例讨论) 任务6答案仅供参考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情人节这天,国内两家打车公司巨头滴滴和快的“喜结连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尽管之前就曾盛传两家公司在密谋合并,但对于打车大战激战正酣来说,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只能用文章开头的话形容了。 不管官方如何美化,终究无法摆脱资本做局

在此之前,滴滴和快的都已经经历了四轮融资。其中滴滴方面最新的一轮融资是在去年12月获得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导的七亿美元。而快的方面则是今年1月份获得的由软银领投,阿里巴巴以及老虎环球基金跟投的六亿美元。

巨额融资之后,暂时都不缺钱,分属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两家公司走到一起,一定也只能是背后的各方资本在角力。资本的推动才可能让大跌眼镜的两家正面竞争的公司快速走到一起。即便创始团队,甚至是阿里或者腾讯方不乐意,但因多次巨额融资,已经使得创始团队、阿里方或腾讯方面已经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即使不乐意,但也只能尊重资本逐利,希望快速获利的事实。

互联网行业标榜为快不破,但烧钱补贴培养起来的市场份额,多少有些像温室里的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尤其是烧钱并没能分出胜负,双方都标榜自己市场占有率超过60%,如此下去,何时能分出胜负?在伯仲之间要谁出局似乎遥遥无期。阿里和腾讯这两家BAT领域的竞争对手显然有足够的耐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打车之争,更是移动支付和移动入口之争,两项都是持久战。但阿里腾讯之外的资本方则显然没有如此耐心,正是没有足够耐心的资本方的推动并最终占据话语权,才成就了此次旷世组合。 在滴滴和快的涉及的专车领域,一直还有易到用车、神州租车、Uber等也在加速布局,很多时候往往时不我待,尤其是当BAT的百度战略入股Uber之后,竞争更加惨烈,而且Uber还一度和易到传出绯闻。如此以往,滴滴和快的背后的股东们显然是坐不住的,必须选择更利己的资本运作手段。于是,两家对手的合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家合在一起,增值,上市就是理所当然的下一步了。毕竟只有上市,前期的巨额投资才可以换得回报。 精心准备的“上头条”之作

实际上滴滴和快的合作已经运作多时。1月21日双方启动合并项目,代号“情人节项目”,显然是精心准备的,蓄谋已久的上情人节头条的大事件。而且时间节点和事项推进都已经成竹在胸,以至于敢一个月前就确定将在情人节放大招,预算好一个月之后的“头条”。

还可以推算的是,在1月21日之前,双方的主要股东就已经达成共识,并开始推进合并工作。双方高官团队也肯定已经在你来我往间达成了“君子协定”。

某种程度上说,最惊讶的,是作为局外人的用户。毕竟在利益层面用户其实真的不那么重要,因为两家公司根本没考虑用户的惊讶和诧异,合谋来了一出“逗你玩”的好戏,就等着用户惊诧和奔走相告呢。如此一来,合并事件不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还能借用户之口和用户之手,传遍大江南北,让路人皆知。

可以预见的是,以滴滴快的合并上头条作为标志性事件,后续很多公司的合并甚至是投资,都会择日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