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5801-5900篇(含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5801-5900篇(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31a413a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6

冷地一口拒绝说:“算了,我做够了。我已经把一部分血献给了科学,剩下的留给我做别的用吧。”

68.选段中,他的身体状况如何?“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这里所说的“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在这条道路上,最后的成果是什么?

69.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保尔的哪些性格特点?请举例分析。

70.“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联系全文,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他所说的三次与死神接触的经历。

诗画之“窗” ●刘绍义

①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无书报之家,犹无窗户之室也。”可见在他的心目中,窗户是何等重要。的确,房屋如果没有窗户,不但采光不好,更少有新鲜空气。不少房屋不但有窗,而且还不止一个,就连古人造“窗”字时,也是多多益善的,除了“窗”,还有现在也用的“牖”,以及已经不当“窗”字用的“向”和“囧”等。古代的房子是前堂后室,室的前窗叫“牖”,后窗叫“向”,朝上的才叫“窗”。看样子,“打开天窗说亮话”用的还真是“窗”的本义哩。

②不过,如今的“窗”,早已将“牖”“向”“囧”的意思代替完了,有了统治万窗之义。作为房子的眼睛,窗不但能给我们带来生机,带来灵气,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日月星辰,水光山色,都能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照于帘钩,落于案几。窗不仅给我们带来光明,更给我们带来情趣。

③是的,窗本来就是一张变幻无穷的画,一首吟咏不尽的诗。清代李渔就常在自己的窗前放置盆花、笼鸟、蟠松、怪石,并不断变换它们的位置,让自己的窗户成了一件艺术品,供自己赏玩。他以巧思把窗变成“梅窗”“扇形窗”,坐于其中,看窗外“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的樵人、牧童、醉翁、游女。他认为窗户就是一幅“天然图画”,而且“时时变幻,不为一定之形”,一日之内可现出图画“百千万幅”

④喜欢在窗上搞艺术创作的,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他在自家两间茅屋的窗前置一小榻,在竹荫下乘凉,舒适无比。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其两头,横贯以为窗棂”,然后糊上白纸,“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鼕鼕作小鼓声”。这些不仅给寒冬里的郑板桥带来乐趣,更让无师自通的他画艺大增—“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试卷第29页,总156页

⑤有人认为窗的最妙之处是可以用来倚靠听雨此话不假。春雨绸缪,如琴如瑟;夏雨滂沱,如钟如鼓秋雨萧索,如箫如弦;冬雨淅沥,如磬如铃。清代文人蒋平伯和妻子秋芙就喜欢隔窗听雨。妻子死后,蒋平伯在他的回忆录《秋灯琐忆》中说,每当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都会想到自己的妻子,“秋来雨风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俱碎”。

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欢窗的文人不多,站在窗前,放眼望去,云卷云舒,尽收眼底,心情顿觉舒畅,胸怀倍感开阔。窗,不仅仅是房子的眼睛,也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襟胸。

71.通读全文,用“∥”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72.“窗”字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73.第③~⑤段重点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古代文人与窗的故事? 74.任选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75.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 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完成后面题目。(11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76.、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77.第①段首句有什么作用?结句又该怎样理解? 78.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79.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对眼前的紫藤萝花和回忆中的紫藤萝花,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

80.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试卷第30页,总156页

81.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我们发现“围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著作《淮南子》中:“围棋击剑,亦皆自然。”那是人们对围棋朴素的原始憧憬。而在先秦古藉中,围棋则称作“弈”或“奕”,最早见于《左传》。这是围棋在文字资料中的历史溯源。 而有关围棋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战争兵法说。有学者认为,从最直观的表象来看,围棋展示了人类为争夺空间而产生的战斗,因此,它是原始社会人类对战争的总结,是教习兵法的工具。 一是八卦占卜说。持这一说法的代表人物是刚刚故去,有着“现代围棋第一人”美誉的吴清源先生。吴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过,围棋最初并不是一种争胜负的游戏,而是天文占卜的用具。棋盘象征大地,棋子圆形,色分黑白,象征白昼与黑夜, 正是“天圆地方”的典型展示。

不管我们认可围棋起源的哪一个说法,我们都不由感kǎi( ),围棋的问世,一定是穿过了历史的bān( )驳,由简 单到复杂发展而来。而我们有幸,让围棋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因为,围棋,它是游戏,变化无穷;它是艺术,讲求对称平衡, ;它是交流方式,棋局的每一着, ;它是教化手段, ;它更是一种文化 。

(1) 给文段中的加粗字注音。

(2) 根据拼音,用正楷书体将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汉字书写在田字格内。

(3)下面语段中出现的“穷”字,与文中“变化无穷”的“穷”意思一样的是( ) 徐鹏飞A穷凶极恶、阴险狡诈,在他特意安排的宴会上,他多次利用B穷困状态下人们很难喝到好酒等条件做诱惑,妄图制作一张与许云峰亲密碰杯的照片。许云峰用“共产党员可没有那么C穷讲究”等理由巧妙地化解 了徐鹏飞的多次阴谋,看着不知所措的敌人,许云峰轻声一笑:“黔驴技D穷。还是叫你们的后台老板出来 吧!” (4)把以下四句话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启迪智慧、训练思维、培养品格 ②蕴涵宇宙之象、人生之道

试卷第31页,总156页

③黑白之间自有和谐之美 ④都是向对手发出的问话

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5) 1954年,吴清源与日本棋手高川格的巅峰对决,被称为棋坛名局。吴先生能赢下此局,凭借的就是构筑无形之网,让对手不知不觉间落入自己的圈套的方法。后来围棋界的人用一个成语 来评价此局,由于人们常常 因成语中的这个字(如下图篆书)有“大坛子”的意思,而误解其是“请对方进入自己领地”之意。此成语“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的真正意思,倒少有人懂了。请写出这个成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绝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去上班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顿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

试卷第32页,总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