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PLC电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版)PLC电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35e5e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a

控制柜由柜体和各种控制电器元件组成。

控制柜中装配的电器元件,其数量和规格主要与电梯的停层站数、额定载荷、速度、控制方式、曳引电动机类别等参数有关,不同参数的电梯,采用的控制柜不同。

10)开门机电阻器箱

国产电梯产品从60年代末以来,多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实现自动开关门的拖动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便于控制和调节电梯的开关门速度,达到既有较高的开关门效率,又有较低的噪声水平。

由于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运行速度与电枢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此只要控制和调节电枢两端的电压,就能控制和调节电梯的开关门速度。

开门机电阻器箱内装置的器件,就是用来控制电枢两端电压的三只电阻器。为了便于调试,该电阻器箱一般装置在开关门电机旁。进入90年代后,除采用电阻和有触点开关对直流门电机进行调速外,还出现采用微机对直流门电机进行调速的,也有采用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的电梯门拖动控制系统。

4.3 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主要控制环节及结构原理

4.3.1 各类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有:

(1)必须把电梯的轿厢门和各个层楼的电梯层门全部关闭好——这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是保障乘客和司机等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最重要保证之一。

(2)必须要有确定的电梯运行方向(上行或下行)——这是电梯的最基本的任务,即把乘客(或货物)送上或送下到需要停层的层楼。

(3)电梯系统的所有机械及电气机械安全保护系统有效而可靠——这是确保电梯设备和乘客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

根据上述的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以及电梯的运行工艺过程,现就一般电梯的控制系统的各个主要控制环节及其结构原理说明如下。 4.3.2 电梯自动开关门的控制环节

从前面所述中可知,任何种类的电梯绝大多数均要有开关门的机构,该机构可以是人工手动的,也可以是电气机械自动的。但现今已很少见到手动开关门

的电梯了,仅仅对小型杂物电梯和简易居民住宅电梯才使用手动开关门。现就两种驱动类型的自动开关门环节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一)对自动开关门机构(或称之为“自动门系统’)的要求及其速度调节方法 1.要求

(1)自动门机构必须随电梯轿厢移动,即要求把自动门机构安装于轿厢顶上,除了能带动轿厢门启闭外,还应能通过机械方法使电梯轿厢在各个层楼门区安全范围内能方便地使各层的外层门也能随着轿厢门的启闭而同步启闭。

(2)当轿厢门和某层楼的层门闭合后,应由电气机械设备的机械钩子和电气接点予以表现和考核。

(3)开关门动作平稳,不得有剧烈的抖动和异常响声,按国家标准规定,开关门系统在开关门过程中其运行噪声不得大于65dB(A级)。

(4)关门时间一般为3-5s,而开门时间一般为2.5-4s。 (5)自动门系统调整简单方便,便于维修。 (6)门电机要具有一定的堵转能力。

2.速度调节方法 为了使电梯的轿厢门和某层层门在启闭过程中达到快、稳的要求,必须对自动门机系统进行速度调节,以满足对自动门机系统的要求,一般调速方法有:

(1)用小型直流伺服电动机作自动门机的驱动时,常用“电阻的”串、并联调速方法(即“电枢分流法”)。

(2)用小型三相交流力矩电动机作自动门机的驱动力时,常用施加涡流制动器的调速方法,例如瑞士迅达电梯公司的QKS910门机系统就是一个这样的系统。现多用小功率变频调速方法。

(二)常用的自动开关门系统的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简介

现今国内外仍有电梯厂家用小型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自动门系统的驱动力。 其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以关门为例):当关门继电器KA83吸合后,直流110V电源的“+”极(04号线)经熔断器FU9,首先供电给直流伺服电动机(MD)的励磁绕组MD0,同时经可调电阻RDl KA83的(1、2)常开触点, MD的电枢绕组KA83的(3、4)常开触点至电源“—”极(01号线)。另一方面,电源还经开门继电器

KA82的(13、14)常闭触点和R83电阻进行“电枢分流”而使门电机MD向关门方向转动,电梯开始关门。

当门关至门宽的三分之二时,SA831限位开关动作,使R83电阻被短接一部分,使流经R83电阻中的电流增大,则总电流增大,从而使RDl的限流电阻上的压降增大,也就是使MD电动机的电枢端电压下降,此时MD的转速随其端电压的降低而降低也就是关门速度自动减慢。当门继续关闭至尚有mm的距离时,SA832限位开关动作,又短接了R83电阻的很大一部分,使分流增加,RDl上的电压降更大,电动机MD电枢端的电压更低,电机转速更低,关门速度更慢,直至轻轻地平稳地完全关闭为止,此时关门限位开关动作,使KA83失电复位。至此关门过程结束。对于开门情况完全与上述的关门过程一样,这里不再叙述。

当开关门继电器(KA82,KA93)失电复位后,则电机MD所具有的动能将全部消耗在R83和R82电阻上了,也即进入强烈能耗(因R83电阻由于SA832开关仍处于被接通状态,其阻值很小)制动状态,很快的使MD电动机停车,这样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开关门系统中就无需机械制动器(刹车)来迫使电机停转。 4.3.3 电梯的方向控制环节

任何类别的电梯,其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之一——“要有确定的电梯运行方向”,因此所有电梯的确定运行方向的控制环节——简称“定向环节”,在所有电梯的整体控制系统中也与电梯的自动开关门控制环节一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控制环节。

所谓电梯的方向控制环节,是根据电梯轿厢内乘客欲往层楼的位置信号或各层楼大厅乘客的召唤信号位置与电梯所处层楼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凡是在电梯位置信号上方向的轿内或层楼厅外召唤信号,则电梯定上行方向;凡在其下方向的,则定下行方向。

在方向控制环节中,一般集选电梯必须满足下列几点要求。

(1)轿内指令信号优先于各层楼厅外召唤信号而定向,即当空轿厢电梯被某层厅外乘客召唤到达该层后,某层的乘客即可进入电梯轿厢内而揿按指令按钮令电梯定上行方向(或下行方向);若该乘客虽进入轿厢内且电梯门未关闭而尚未揿按指令按钮前(即电梯尚未定出方向),出现其他层楼的厅外召唤信号时,如此召唤信号指令电梯的运行方向有别于已进入轿厢内的乘客要求指令电梯的

运行方向,则电梯的运行方向应由已进入轿厢内的乘客要求而定向,而不是根据其他层楼厅外乘客的要求而定向。这就是所谓的“轿内优先于厅外”。

只有当电梯门延时关闭后,而轿内又无指令定向的情况下,才能按各层楼的召唤信号的要求而定出电梯运行方向,但一旦定出电梯运行方向后,再有其他层楼的召唤信号就不能更改已定的运行方向了。

(2)要保持最远层楼召唤信号所要求的电梯运行方向,而不能轻易地更改,这样以保证最高层楼(或最低层楼)乘客的乘用电梯,而只有在电梯完成最远层楼乘客的要求后,方能改变电梯运行方向。

(3)在有司机操纵电梯时,当电梯尚未启动运行的情况下,应让司机有强行改变电梯运行方向的可能性。这种在我国电梯尚未广泛普及,又以“有司机”操纵为主的使用情况下,这一“强行换向”也是必要的。

(4)而在电梯检修状况下,电梯的方向控制应由检修人员直接揿按轿厢内操纵箱上或轿厢顶的检修箱上的方向按钮即令电梯定向上(或向下)运行;而当松开方向按钮即令电梯消失运行方向并使电梯立即停车。

(一)电梯定向控制的各种方法

根据各类电梯的自动化程度不一致,电梯的应用场合、电梯的定向控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手柄开关定向 电梯司机或电梯管理人员通过扳动手柄开关直接接通电梯运行方向继电器(或方向接触器)。这种方法最简单,最原始而又最直接的方法。现在尚能见到以往几年各个电梯厂家生产的手柄开关控制的载货电梯(例如KP, M型货梯)。今后将不再生产此种电梯了。因电梯司机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始终要把持着手柄开关于某一运行方向,这样电梯司机劳动强度大,且操作不灵活,容易造成误操作。手柄开关定向控制的电路示意图如下所示。

手柄开关定向控制 井道内分层转换开关定向控制

(2)井道分层转换开关的定向控制 这是利用装于井道内每个相应层楼位置的一个三位 置(左、中、右)开关的预置位置来定向,如图所示。

只有当电梯停在某层楼平面时,该层的分层开关处于中间位置。当电梯向上运行时其下方各层的分层开关置于可接通向下方向继电器的位置;而当电梯向下运行时,则在电梯的上方各层的分层开关置于可接通向上方向继电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