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期《旅游法规》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3年上期《旅游法规》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37ef077bed5b9f3f90f1cde

第1章

一、单选题

1.特定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所制定的调整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指的是(A)

A.旅游法规 B.旅游合同 C.行政法规 D.旅游政策 2.旅游政策除了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外,还包括(A)

A.环境影响政策 B.可持续发展政策 C.经济发展政策 D.发展饭店业的有关政策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旅游法的法律渊源的是(ABCD)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国际条约 2.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共性主要体现在(ABCD)

A.理论基础相同 B.经济基础相同 C.体现的意志和利益相同 D.根本任务相同 3.旅游政策与旅游法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BCD)

A.制定主体不同 B.实施方式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调整范围和社会功能不同

第2章

一、单选题

1.合法行为的本质特征是(A)

A.法律规定 B.旅行社规定 C.工商管理部门规定 D.国务院规定 2.法律事实按其性质可分为(B)

A.物和事件 B.事件和行为 C.人和事件 D.人和行为 3.旅游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B) A.人 B.客体 C.事件 D.事实

4.在旅行游览或旅游经营活动中盗窃公私财产、贪污、盗伐滥伐森林、非法捕猎等属于(C) A.民事违法 B.行政违法 C.刑事违法 D.经济违法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处罚(A)

A.判刑 B.警告 C.罚款 D.行政拘留

6.法律赋予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或能力称为(A)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义务能力 D.执法能力

7.旅行社在收取旅游者支付的费用后,必须按约定组织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相应服务,不得擅自改变旅游路线、增加费用、减少活动项目。这里说的是(B) A.旅游权利 B.旅游义务 C.旅游责任 D.旅游法规 8.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以下列哪一项为前提(A)

A.旅游法律规范 B.权利和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宪法 9.旅游合同中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的偿还债务的义务属于(D) A.积极义务 B.消极义务 C.一般义务 D.特定义务

10.使原本没有法律联系的当事人之间形成了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旅游法律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处于确定状态的法律关系指的是(B)

A.旅游法律关系的变更 B.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C.旅游法律关系的终止 D.旅游法律关系的开始 11.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的内部要素发生部分变更,从而形成另一种新的确定状态指的是(A)

A.旅游法律关系的变更 B.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 C.旅游法律关系的终止D.旅游法律关系的履行 12.在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中,经常采取的措施是(A)

A.判令支付违约金 B.判令恢复原状 C.判令返还财产 D.判令警告

13.作为旅游产品专利权客体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中的(A) A.智力成果 B.特定的精神利益 C.行为 D.物

14.旅游局对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达不到与星级标准相符合的星级饭店进行的行政处罚属于哪一种合法行为(B)

A.民事法律行为 B.行政行为 C.司法行为 D.其他行为 二、多选题 1.旅游组织分为(AB)

A.国内旅游组织 B.外国旅游组织 C.出境旅游组织 D.入境旅游组织 2.旅游法律关系确立的状态有(BCD)

A.旅游法律关系的履行 B.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 C.旅游法律关系的变更 D.旅游法律关系的终止 3.合法行为可以分为(ABC)

A.民事法律行为 B.行政行为 C.司法行为 D.其他行为 4.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有(ABCD)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特定的精神利益 5.下列属于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是(ABCD)

A.旅游者 B.旅游企业 C.旅游组织 D.旅游资源管理部门 6.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CD) A.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B.由于饭店提供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餐饮导致旅游者食物中毒不是法律事实 C.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D.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7.下列哪些属于与旅游事业密切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ABCD) A.工商部门 B.公安部门 C.财政部门 D.城建部门 三、判断题

1.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A)

2.违法行为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旅游法律法规所实施的行为。(A) 3.旅游者是旅游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没有旅游者,旅游活动就无法实现。(A)

4.在旅游活动中,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战争和国家政局的变化不可能引起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B)

5.人身自由、姓名、肖像、名誉等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特定的精神利益。(A)

6.在旅游者租赁旅游大巴这种租赁关系中,汽车租赁公司享有向旅游者收取租金的权利,但是没有提供大巴汽车给旅游者乘坐的义务。(B)

7.签订旅游合同是行为中的不作为。(A)

8.旅游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旅游法律关系因某种原因而发生消灭的状态。(A)

9.行政行为是指旅游经营企业、旅游者或旅游组织为了实现引发、更改或终止权利义务的目的而发生的行为。(B)

10.在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中,判令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及赔礼道歉是经常采取的措施。(A) 四、不定项选择题

1.违法行为从性质上可分为(ABC)

A.民事违法 B.行政违法 C.刑事违法 D.经济违法 E.质量违法 2.下列哪些属于行政处罚(ABC)

A.没收违法所得 B.责令停产停业 C.行政拘留 D.支付违约金 E.赔礼道歉

第9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旅游资源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 B.旅游资源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C.旅游资源不能产生社会效益 D.旅游资源可以产生环境效益

2.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一部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D) A.国家旅游局 B.国家文化部 C.国家公安部 D.国务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古墓葬的所有权属于(A) A.国家 B.集体 C.私人 D.国家和私人

4.自然保护区中的哪一区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A)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 D.游览区

5.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指的是(A)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 D.重点区 6.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C) A.5年 B.10年 C.20年 D.30年

7.下列不属于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的是(C)

A.旅游购物 B.年接待旅游者规范 C.导游人员的能力 D.旅客抽样调查满意率 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为(B)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 二、多选题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文物受国家保护(ABCD)

A.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B.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C.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D.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2.下列哪些属于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主要依据的条件(ABCD) A.旅游交通 B.卫生状况 C.邮电服务 D.市场吸引力

3.下列属于旅游区(点)应有的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的是(ABCD) A.风景区 B.文博院馆 C.地质公园 D.自然保护区

4.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哪几个区域(ACD)

A.核心区 B.中心区 C.缓冲区 D.实验区

5.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哪些活动(ABCD) A.开山、采石、修坟、立碑等活动

B.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物品的设施 C.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画、涂污 D.乱扔垃圾

6.世界文化遗产包括的内容有(ABC)

A.文物 B.建筑群 C.遗址 D.艺术品

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归国家所有的文物有(ABCD) A.古文化遗址 B.古建筑 C.石刻 D.国家机关、部队等保管、收藏的文物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私人收藏的文物中,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ABC) A.不得转让给外国人 B.不得出租给外国人 C.不得质押给外国人 D.可以转让给外国人 9.风景名胜区可划分为(AB)

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B.省级风景名胜区 C.县级风景名胜区 D.区级风景名胜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文物工作应贯彻的方针是(ABCD) A.保护为主 B.抢救第一 C.合理利用 D.加强管理 11.旅游资源主要包括(AB)

A.自然旅游资源 B.人文旅游资源 C.社会旅游资源 D.经济旅游资源 12.下列哪些活动不符合《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ABCD)

A.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B.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C.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画、涂污 D.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

13.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ABC)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C.传统的手工技能 D.文化景观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取得文物(ABCD) A.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B.从文物商店购买

C.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

D.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 三、判断题

1.古建筑、石刻等文物属集体所有。(B)

2.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属于建筑群。(B)

3.自然保护区中的缓冲区是在核心区外围划定的一定面积的区域。该区域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A)

4.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A)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洛阳龙门石窟属于归集体所有的文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