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施工规范 SL234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泵站施工规范 SL23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3da2fc4daef5ef7ba0d3c85

施工要求,且应经济、合理。 8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式(4.2.3-1)确定: fcu,o=fcu,k+1.645σ (4.2.3-1) 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N/mm2; 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当施工单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则: 式中 f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N/mm2; 2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强度的平均值,N/mm;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组数,N≥25。 注:1. “同一品种混凝土”系指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且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泥凝土。 2.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3.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N/mm,取σ=2.5N/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N/mm,取σ=3.0N/mm。 2222 2)当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4.2.3-2取用。 9 混凝土的水灰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按耐久性要求,水灰比最大允许值尚应符合表4.2.3-3的规定。 10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宜按表4.2.3-4选用: 表4.2.3-2 σ值(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σ低于C20 4.0 C20~C35 5.0 高于C35 6.0 表4.2.3-3 水灰比最大允许值 混凝土所在部位及环境条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件 室内不受雨、雪、水流作用部位,泵房内楼层结构 水上受雨、雪作用的露天部位,桥梁结构、屋面、顶盖 水位变化地区,受水压作用或受水流冲刷的部位 在-3~-10℃) 0.65 0.55 0.5 0.5 在-3℃以上) 0.65 0.60 0.55 0.60 (1) 隔水墙、胸墙等 (2) 流道、站墩 水下受水压作用或受水流冲刷的部位 (1) 泵房底板 (2) 进、出水池、铺盖等 厚大构件 受严重冲刷磨损的部位 0.6 0.6 0.65 0.55 0.6 0.6 0.65 0.55 注 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水位变化区的外部混凝土和受侵蚀性介质作用的混凝土,其水灰比最大允许值应按表列值减少0.03~0.05。 11 拌制混凝土时,各种原材料称量偏差应按表4.2.3-5的规定执行。拌和时间和加料程序应通过试验确定。 4.2.4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合理选定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 2)运输时间不宜超过0.5h(搅拌车除外),如混凝土初凝,应另作处理。 表4.2.3-4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mm) 部 位 及 结 构 情 况 底板、基础、进(出)水池、铺盖、无筋或少筋混凝土 墩、墙、梁、板、柱等一般配筋,浇捣不太困难 桥梁、电机大梁、泵房立柱等配筋较密,浇捣困难 隔水墙、胸墙、岸墙等薄壁墙,断面狭窄,配筋较密,浇捣困难 流道、泵井等体形复杂的曲面、斜面结构,配筋特密,浇捣特殊苦难 坍 落 度 20~40 40~60 60~80 80~100 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选定 注 配制大坍落度(大于80mm)混凝土时宜掺用外加剂 3)运输道路应平坦,防止离表4.2.3-5 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析和漏浆。 称量偏差(%) 4)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材 料 名 称 允许偏差 大于2m,超过时应采用溜管、串筒水、外加剂溶液 ±2 或其他缓降措施。 水泥、混合材 ±2 2 混凝土浇筑层允许最大厚骨 料 ±3 度,应按表4.2.4-1的规定执行。 3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按表4.2.4-2的规定执行。 表4.2.4-1 混凝土浇筑层允许最大厚度(mm) 捣实方法和振捣器类别 插入式振捣器 在无筋或少筋表面式振捣器 结构中 在配筋密集或双层钢筋结构中 附着式振捣器 人工捣固 允许最大厚度 振捣器头部长度的1.25倍 250 150 300 150~200 4.2.5 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面层凝结后,应立即浇水养护,使混凝土面和模板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早期应遮盖,避免太阳光曝晒。 表4.2.4-2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 浇筑仓面的气温(℃) 20~30 10~19 5~9 允 许 间 歇 时 间 (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水泥,抗硫酸盐水泥 90 150 180 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20 180 210 注1.允许间歇时间指自加水搅拌时起,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止。 2. 表列值未考虑掺用外加剂及采用其他特殊施工措施的影响。 2 混凝土连续湿润养护的时间在常温下应按表4.2.5的规定执行。 3 作好混凝土养护记录,包括每日浇水次数、气温(含泵房内外温差)。 4.3 泵 房 底 板 4.3.1 泵房底板地基,必须经过工程验收合格,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 4.3.2 地基面上宜先浇一层素混凝土垫层,其厚度可为80~100mm,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0,垫层混凝土面积应大于底板的面积,以利施工,避免搅动地基土。 4.3.3 模板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按表4.2.1-2的规定执行。 4.3.4 底板上、下层钢筋骨架网应使用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柱掌。柱掌可为钢柱或混凝土预制柱。应架设与上部结构相连接的插筋,插筋与上部钢筋的接头应错开。 4.3.5 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应按表4.2.2-1和表4.2.2-2的规定执行。

4.3.6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结构与配筋应合理。

2 混凝土的标准强度应与浇筑部位相同。 3 柱的表面应凿毛,且洗刷干净。 4 柱在现场使用时应支承稳定。

5 应处理好柱周边和柱顶面的混凝土,防止渗透现象。 4.3.7 底板混凝土各种材料的质量,应按本规范4.2.3的规定执行。 4.3.8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宜低于200kg/m。

3

4.3.9 混凝土使用缓凝剂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应在工地进行试验。 4.3.10 泥凝土浇筑前应全面检查准备工作,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开盘浇筑。

4.3.11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不得斜层浇筑。如果浇筑仓面较大,可采用多层阶梯推进法浇筑,其上下两层前后距离不宜小于1.5m,同层的接头部位应充分振捣,不得漏振。

4.3.12 在斜面基底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升高,并采取措施保持水平分层,防止混凝土向低处流动。

4.3.1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止水片和预埋件上的灰浆。混凝土表面泌水过多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设法排去仓内积水,但不得带走灰浆。

4.3.14 混凝土表面应抹平、压实、收光,防止松顶和干缩裂缝。

4.4 泵 房 楼 层 结 构

4.4.1 楼层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墩、墙、柱底端的施工缝宜设在底板或基础老混凝土顶面,其上端施工缝宜设在楼板或大梁的下面,中部如有与其嵌固连接的楼层板、梁或附墙楼梯等需要分期浇筑时,其施工缝的位置及插筋、嵌槽应同设计单位商定。

2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宜整体浇筑。如需分期浇筑,其施工缝宜设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应设在梁托下面。 3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设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4 单向板施工缝宜平行于板的长边。 5 双向板、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