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4108a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7

A.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如汉文帝的“文”,周厉王的“厉”。

B.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D.“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中的“拜”。 .6.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全部能直接说明贾谊才学优异的一项是( )

①(贾谊)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②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③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④谊追伤之,因以自谕 ⑤文帝思谊,征之 ⑥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与李斯是同乡,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并侍奉过他。

B.读书人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而绛侯、灌侯等人却认为贾谊学识浅薄。 C.因为文帝的谦让,贾谊的许多想法未能变为现实。

D.文帝向贾谊问及鬼神的事,被贾谊的回答所折服,认为自己的见识不如贾谊。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阅读及默写(共1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9--10题。(10分)

九日和韩魏公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5

③②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

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9.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 , ”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天、风等六种意象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3)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暖 棺

袁省梅

儿子的任命书刚下来,准备去参加干部培训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要趁闰月,把“活儿”做了。

“活儿”是羊凹岭对棺材的叫法。人死了,得装在“活儿”里。羊凹岭讲究在闰月给老人做口“活儿”,说是给老人添寿增福。

儿子不同意,在电话里冲老父亲一通埋怨,说爸你还没七老八十到做“活儿”的年纪吧,就是你百年后还怕我买不下好的“活儿”?再说我在城里给咱家买了房子,一百多平米哩,

6

眼看着就装修好了。这回一定要听我的话,你和我妈都到城里来,咱们一家一起住。 听着儿子的话,父亲脸上立马落下一层暗灰,电话里就吼开了,我哪儿也不去,就住我这土院,一砖一瓦都是我自己的,一个柴棒棒都是我自己的,踏踏哪个角角摸摸哪个边边,心里都安安然然坦坦荡荡的,谁也不敢说半句不是!父亲知道儿子现在别说买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就是买一栋楼也能买得起。当然也不是儿子能买得起,是儿子头上的帽子手里的圆坨坨买得起。

父亲撂下电话时,狠狠地也撂下一句话,给你老子做“活儿”,你不怕人骂就甭回来。 其实儿子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父亲还不到必须要准备棺材的年龄,况且也不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况且现在棺材铺光羊凹岭街上就有四五家,松木柏木的,想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时候拉什么时候拉。

可谁也阻挡不了父亲做“活儿”,父亲像中了邪,撂下电话就跑到街上买木料去了。 儿子赶回来时,院里已堆了好几根粗大的木料。

父亲看着儿子急火火的模样,偷偷笑,本性没变,孺子可教。脸上却淡淡冷冷的,吩咐儿子割肉买酒请木匠。

儿子还没抬脚,来了一屋子人。父亲认得,都是镇上和村里的头头脑脑。那些人一来,就问啥时候动工,请了哪个木匠,要雕刻多少花。你一句他一句,人人脸上都是软软柔柔的,像刨花般好看。说着话,就从包里掏东西,烟酒堆了一桌子了,还在掏。

父亲把儿子拉到一边,悄悄说,给你老子做个“活儿”是你当娃的本分,你唤这么多人,不怕人笑?

儿子好说歹说把那些人哄走了,木匠也进了门。

儿子踢一脚木料,嫌不够粗嫌疤痕多,要重买。父亲不让。父亲说,你忘了你老爷爷装的啥“活儿”了?一张破席子一裹就埋了。你爷呢?条件好了些,也不过是松木薄板。我就记得你爷摸着那松木薄板说,人都有一死哩,活着安心,不做亏心事,死了,也落个安然,不要让人戳着坟头骂。再好的“活儿”,我娃你说,松木也好柏木也好,还不是三尺宽六尺长个木盒盒?活着时能对得起头顶的日头、地里的祖先、手上的饭碗比啥都强。

父亲的话如铁钉般坚硬又锋利地飞向儿子。儿子觉得爸话里有话,抬眼看父亲时,果然看出爸眼里有一些跟做“活儿”没关系的东西。

木匠解板、刨光、合缝,不停歇地做了五天,刨花开了一院,木香漾了半巷,父亲的“活

7

儿”做成了。一口平常的棺材,没有雕花刻马,也没有加檐子底座。

五天里,父亲把大门锁了,人把门拍得雷响也不开门,也不让儿子出门。单位有事,儿子就在电话上安排。羊凹岭的风俗,县里的领导同事都清楚,没有人怪罪儿子。

父亲摸着棺材叫儿子进去。还是羊凹岭的风俗,老人的棺材做好了,子女要躺进去暖暖棺材,给老人祈福,帮老人驱邪,求得老人长寿。父亲说,虽是些老讲究,我觉得还是有些说道的。不是古话说的“不见棺材不落泪”吗?现在的人见了棺材都不落泪哩。你进去,躺一躺,看看啥感觉?

儿子进去了。儿子刚躺到棺材里,父亲就把盖子盖上了。黑洞洞的棺材里儿子急得“爸、爸”地叫唤,唤着唤着就默了声。母亲急得骂,看憋坏了娃。父亲点了根烟,悠悠地咂着回老伴一句,别操心,留着缝哩,哪能憋坏了娃。

儿子从棺材里爬出来时,双手抖着给爸要了旱烟包,卷来卷去卷不成。父亲嘎嘎笑着卷了根粗大的旱烟,递给了娃。

儿子猛地吸了口,缓缓地吐出来一团白雾,不看父亲,盯着棺材说,躺在棺材里,爸,三尺不到的棺材里,我一下就明白我是哪个,晓得你急急慌慌做“活儿”的心思了。 父亲点点头。

儿子又说,爸,公家的培训班还没上你先培训上了。

父亲拍着他的“活儿”,人活一世,不管干多大的事,都要图个躺这里头时踏实哩。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是一篇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小说。父亲是一个普通、平常的农村老头,对于人情世故、为官为民,他坚守着最朴素的人生价值观念。

B.小说的语言非常精炼。“‘活儿’是羊凹岭对棺材的叫法。人死了,得装在‘活儿’里”,短短二十一个字,不仅对“活儿”这一方言词汇进行了精准的阐释,凸显出地域文化,而且把故事发生的空间顺带交代了出来。

C.父亲做“活儿”的意义在于警示通过不正当手段升迁的儿子,人活一世,不管干多大的事,都要图个躺这(棺材)里头时踏实。

D.小说叙事深情内敛,自然从容,描写细腻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儿子头上的帽子手里的圆坨坨”,就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帽子”和“圆坨坨”比作“儿子的地位和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