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670c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a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4 页 共 17页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4.2 控制电路的设计

4.2.1触发信号的种类

晶闸管由关断到开通,必须具备两个外部条件:第一是承受足够的正向电压;第二是门极与阴极之间加一适当正向电压、电流信号(触发信号)。门极触发信号有直流信号、交流信号和脉冲信号三种基本形式。 1 .直流信号:

在晶闸管加适当的阳极正向电压的情况下,在晶闸管门极与阴极间加适当的直流电压,则晶闸管将被触发导通。这种触发方式在实际中应用极少。因为晶闸管在其导通后就不需要门极信号继续存在。若采用直流触发信号将使晶闸管门极损耗增加,有可能超过门极功耗;在晶闸管反向电压时,门极直流电压将使反向漏电流增加,也有可能造成晶闸管的损坏。 2 .交流信号:

在晶闸管门极与阴极间加入交流电压,当交流电压uc=ut时,晶闸管导通。ut是保证晶闸管可靠触发所需的最小门极电压值,改变u。值,可改变触发延迟角α。这种触发形式也存在许多缺点,如:在温度变化和交流电压幅值波动时,触发延迟角不稳定,可通过交流电压u。值来调节,调节的变化范围较小(00≤α≤900)。 3.脉冲信号:

在晶闸管门极触发电路中使用脉冲信号,不仅便于控制脉冲出现时刻,降低晶闸管门极功耗,还可以通过变压器的双绕组或多绕组输出,实现信号的隔离输出。因此,触发信号多采用脉冲形式。

4.2.2 触发电路的设计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需要要的 时刻有阻断转为导通。广义上讲,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还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电路,但这里专指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

第 5 页 共 17页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对反电动势负载的变流器应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电流的幅度应增加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的3-5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许增加,一般需达1-2A/us ;3)所提供的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门极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4)应有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

KC05触发芯片具有锯齿波形好,移相范围宽,控制方式简单,易于集中控制,有失交保护,输出电流大等优点,是交流调光,调压的理想电路。KC05电路也适用于作半控或全控桥式线路的相位控制。同步电压由KC05的15、16脚输入,在TP1点可以观测到锯齿波,RP1电位器调节锯齿波的斜率,Rp2电位器调节移相角度,触发脉冲从第9脚,经脉冲变压器输出。调节电位器RP1,观察锯齿波斜率是否变化,调节RP2,可以观察输出脉冲的移相范围如何变化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第 6 页 共 17页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集成块的电参数

电源电压:外接直流电压+15V,允许波动±5%(±10%功能正常)。 电源电流:≤l2mA。 同步电压:≥l0V。 同步输入端允许最大同步电流:3mA(有效值)。

移相范围:≥l70°(同步电压30V,同步输入电阻10kΩ)。 移相输入端偏置电流≤l0μA。 锯齿波幅度:≥7~8.5V。 输出脉冲:

a.脉冲宽度:l00μs~2 ms(通过改变脉宽阻容元件达到)。 b.脉冲幅度:>13V。

c.最大输出能力:200mA(吸收脉冲电流)。 d.输出反压:BVceo≥l8V(测试条件:Ie=100μA) 允许使用环境温度:-l0~70℃。

第 7 页 共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