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79731bcaaedd3382c4d37c

征,至少亦必十七八岁”。实际上,秃鲁出生于1245年前后。按青神谱记载,根六公生于1312年,长寿谱秀二公生于1313年,威远谱根九公生于1342年。根九公出生时秃鲁已经97岁了,还有“根十姑”呢?

第四,再再退一步说,“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 1346年带领寿英女平辽东的铁木健也不可能是秃鲁。有谱记载说,“木健祖于1346年与寿英女一道奉命平辽东吾者野人,水达达之乱。”(见《铁改余氏重庆总谱》第10页)如果铁木健是秃鲁,此时铁木健已经101岁,还能带领寿英女平辽东吾者野人?真不可想象!

因此,南平王秃鲁不可能是各地铁氏改余氏家谱记载中的铁木健。铁氏改余氏之九子一女之父亦绝不是秃鲁。秃鲁的儿女也绝不是铁氏改余氏之九子一女。秃鲁又名铁木健与《元史》和铁氏改余氏家谱均不合。

内蒙古大学蒙史研究专家宝音德力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岱玉,在2008年《<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一文中指出:他“考查了南平王土鲁的世系、出镇六盘山与云南、发动叛乱等情况,认为今天云南铁改余氏族谱所称其家族为秃鲁之后乃是虚美之词。”“今云南有铁改余氏蒙古人,自称其祖宗为元代皇族,南平王土鲁为他们的直系先人。从他们的族谱所记录的南平王秃鲁的几个儿子均为元朝进士、任太守的情况看,这一支蒙古人可能是随土鲁出镇云南后留居当地的部属。后人修谱,不懂元代诸王不出仕不尚科举及元代无太守之职的情况,胡编乱造。”

余一海等人在《重修族谱叙》里曾无奈地指出:“献贼祸川,族人星散,祠毁于火,谱亦飘零矣。??遍访族老辈得断残抄谱数本,互勘校对,始悉当日历祖”。由此可知,青神谱在1934年付梓之前所掌握的修谱信息,是如此的匮乏。余一海等人作出“秃鲁又名铁木健”的错误结论,情有可原。但在资料和信息都十分发达的今天,还不愿意认真研究,仍错误地将一个不存在的“秃鲁又名铁木健”,演绎为“九子一姑”的父亲,实在难以令铁改余氏族人信服。仍在那里以讹

传讹,反美其名曰“存史育人”,更是令人好笑!

注 释:

①凤州《元史·地理三》元陕西兴元路所辖三州之一,外洋州、金州。(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802页。)

②孥,《康熙字典》<玉篇>:子也。<书·甘誓>:予则孥戮汝。即罪

并及其子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2年第4次印刷,第217页。)

③授首,叛逆、盗贼等被斩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3版。第507页。)

④长寿谱秀二公生于1313年;青神谱根六公生于1312年;威远谱根

九公生于1342年。

(余俊德 余正芙 余显礼)

二、铁木健之父不是真金

贵州遵义、四川部分地区有的铁氏改余氏家谱(凉山沈村谱也曾经)认为,铁木健之父是真金。主要依据是云、贵、川、渝地区流传的余之刚著《余氏宗谱》(实为余泰著,余之刚撰叙)。如贵州遵义市三叉镇余家湾余大清保存的余之刚著《余氏族谱跋·祖德流芳》记载:“真金生三子,长曰铁木儿,次曰铁木见,三曰铁木耳。真金早卒,世祖以木耳德崇隆重,堪作万民之主,乃陟帝位,国号元真,庙号成宗。世祖封木儿为晋王,又封木见为两平王,至成宗皇帝加封东路不花元帅,出镇江南。”其他以余之刚著叙为叙的《余氏宗谱》,都追溯祖源到真金,并认为铁木见是真金二子。

铁木健之父究竟是不是真金,需要认真研究。

首先,真金三子中没有铁木见。据史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第二子真金(1243年—1286年)系弘吉剌氏察必皇后所生。由于长兄

朵而只早卒且未婚无嗣,蒙古人习惯上将其视为忽必烈长子。 中统三年(1262年),年仅19岁的真金受封燕王,守中书令,不久又兼枢密院事。至元十年(1273),真金被册立为太子, 1286年去世,享年43岁。《元史》记载:真金共有三子:长子甘麻剌(1263年—1302年),至元二十三年出镇漠北,二十六年召还,封梁王,出镇云南。二十九年,封晋王,复镇漠北“祖宗根本之地”,守太祖大斡耳朵。次子答剌麻八剌(1264年—1292年),即武宗、仁宗之父;第三子即成宗铁木耳(1265年—1307年),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在余之刚著叙的《余氏宗谱》中,真金三子除第三子铁穆耳外,其余姓名记载均有误。铁木见是真金二子, 没有根据。

其次,真金没有四子铁木见。据有的《余氏宗谱》载,“真金元中统三年,壬戍岁公元1262年,封燕王,1273年立为皇太子,守中书令、枢密院事,卒于1285年,尊为裕宗皇帝。太子妃伯兰也怯赤(又名阔阔真),尊谥徽仁裕圣皇后,生子三人:长甘麻剌(显宗)次子答剌麻八剌(顺宗)三子铁木耳(成宗皇帝)、太子妃鄂尔多斯潘(即潘氏)生子铁木见。”此记载与历史不符。《元史》《后妃表》及《后妃列传》中根本就没有鄂尔多斯潘这个人。元史记载,“真金生三子,长曰铁木儿,次曰铁木见,三曰铁木耳。”真金没有娶太子妃鄂尔多斯潘(即潘氏),也没有生子铁木见。真金娶“太子妃鄂尔多斯潘(即潘氏)生子铁木见,”是对余之纲撰叙的《余氏族谱》中 “铁木耳即位,追尊其考真金为帝,庙号裕宗皇帝,尊母弘吉剌氏为皇太后,又追封庶母潘氏为皇太后。??木见祖与木耳乃同父异母之兄弟也”的附会。

第三,真金三子中没有“两平王”、“东路不花元帅”。 余之刚著叙的《余氏宗谱》, 对真金三子爵位的记载,除二子铁木见外,其余两位的记载基本相符。但说世祖封真金二子铁木见为两平王,没有根据。真金二子答剌麻八剌,元武宗、元仁宗之父,元武宗在即位后追尊答剌麻八剌为皇帝,庙号顺宗。答剌麻八剌没有被世祖封为两平王。元朝史书中既没有铁木见之名也没有两平王封号。余之刚撰叙说“成

宗加封铁木见为‘东路不花元帅’。”但在《元史》中,东路蒙古军元帅唯一人,即元文宗朝丞相燕铁木儿之叔父不花铁木儿,此外不见其它记载。东路蒙古军元帅一职亦于燕铁木儿家族败落后即撤消,从该职务的设置沿革来看,始终与燕铁木儿家族有密切关系,他人莫能染指,燕铁木儿擅权后更是将其归入自己领导的大都督府军事系统中。

第四,微州府休宁县余清公(即秀一公),非真金之孙。余之刚著叙的《余氏宗谱》说,“秀一公,木见长子,改名曰余清,职任河南太守,返回江南住微州府休宁县,奉剌氏皇后懿旨,娶妻姜氏(姜太公之后),元封当朝一品贤淑夫人。生子余思贤,后职任河南知县,其后裔延祀不绝,克承先绪。(明嘉靖四十年有四世孙)余玄党,字仁里(国学),妻常氏,胞弟余玄垫,字仕美(庠生),妻张氏,家业丰肥,诗书是业,终老山林。乃相与谓然叹曰,我余氏本帝王之裔勃发,非无根者流也。曾对予而言曰:吾曾祖余清公,由西川而返回斯地,于兹已四世矣。”

根据这段话推断,微州府休宁县余清公,并非真金之孙。因为其四世孙玄党、玄垫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退休(终老山林),议论修谱建祠之事。玄党、玄垫的事迹和世系是清楚的。就以玄党当时为65岁计算,他出生应在1495年左右。就以30岁为一代人计算,从玄党往前推三代,余清公大概出生于明永乐三年,即1405年左右。离真金出生(1243年)162年,离真金去世(1286年)119年。以30岁为一代人计算,余清与真金相差五代。被称为秀一公的微州府 休宁县余清不可能是真金之孙。不仅如此,余之刚著叙的《余氏宗谱》说九子一女被“洪君赶散入西涯”,此说也不能成立。“洪君”指朱元璋。朱元璋在位(1368年-1398年)时,该余清公(1405年左右生)还没出生或者刚出生,朱元璋如何赶散他入西涯呢?就更不用说该余清公曾被“红巾赶散入西涯”了。余之刚著叙的《余氏宗谱》说余清公返回江南微州府休宁县奉剌氏皇后春秋名号,也不真实。这里的剌 氏皇后即南必皇后,纳陈孙仙童之女,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纳南必为的第二任皇后,继察必皇后守正宫。南必皇后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