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避雷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8b77f9aef8941ea76e0588

1.1.4雷电流

1、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见图1-6其参量应符合表1-1~表1-3的规定。雷击参数的定义应按1-7确定。

图1-6 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 短时间首次雷击后续雷击长时间雷击

图1-7 雷击参数定义

I-峰值电流(幅值)T-从波头起自幅值10%至波点

T1-波头时间降至峰值10%之间的时间 T2-半值时间Q1-长时间雷击的电荷量 (a)短时雷击(b)长时间雷击

2、对雷电流的电荷量Qs和单位能量可近似按下列计算式计算:

(1-12)

(1-13)

式中Qs-雷电流电荷量,C ; W/R-雷电流单位能量,J/Ω; I-雷电流幅值,A ;

T2-半值时间,s

表1-1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雷电流参数 I幅值(kA) T1波头时间(μs) T2半值时间(μs) Qs电荷量(C) W/R单位能量(MJ/Ω) 防雷建筑物类别 一类 200 10 350 100 10 二类 150 10 350 75 5.6 三类 100 10 350 50 2.5 注:因为全部电荷量Qs的本质部分包括在首次雷击中,故所规定的值考虑合并了所有短时间雷击的电荷量。

由于单位能量W/R的本质部分包括在首次雷击中,故所规定的值考虑合并了所有短时间

雷击的单位能量。

表1-2首次以后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雷电流参数 I幅值(kA) T1波头时间(μs) T2半值时间(μs) I / T1平均陡度(kA /μs) 雷电流参数 Q1电荷量(C) T时间(μs) 平均电流I≈Q1/T。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要求 1.2.1接闪器

1.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 ; 钢管为20mm 。

针长1~2m:圆钢为16mm ; 钢管为25mm 。

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 ;

钢管为40mm 。

2.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

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

3.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镀锌钢铰线。 4.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 mm;

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 mm;

三、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 mm,铜板不应小于5 mm,铝板不应小于7 mm;

四、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屋。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0.5mm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覆层。 5.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管道外,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尺寸应符合1.和2.的规定。

二、钢管、钢罐的壁厚不小于2.5 mm,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得小于4 mm。

6.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

7.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防雷建筑物类别 一类 50 0.25 100 二类 37.5 0.25 100 150 三类 25 0.25 100 100 200 表1-3长时间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防雷建筑物类别 一类 200 0.5 二类 150 0.5 三类 100 0.5 1.2.2引下线

1.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 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厚度不应小于4 mm。

防腐措施应符合1.2.1中的6.要求。

2.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

3.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4.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 m至1.8 m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 m处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5.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 m至地面下0.3 m的一段接地线应要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1.2.3接地装置

1.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 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2.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 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 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3.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 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一、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1.1.2的规定。

二、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三、采用降阻剂。

四、换土。

5.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 m。当小于3 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 m;

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 mm~80 mm厚的沥青层;

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 mm~80 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 m。

6.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1.2.4接闪器选择和接闪器布置 1.接闪器应由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一、独立避雷针;

二、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

三、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2.接闪器布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接闪器布置 建筑物防雷类别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hr(m) 30 45 60 避雷网网格尺寸(m) ≤5×5或≤6×4 ≤10×10或≤12×8 ≤20×20或≤24×16 布置接闪器时,可单独或任意组合采用滚球法、避雷网。 1.2.5防雷保护区 (LPZ)

1.防雷保护区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一、LPZ0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二、LPZ0B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三、LPZ1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0B区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四、LPZn+1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注:n=1、2、……。

2.在两个防雷保护区的界面上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并宜采取屏蔽措施。

注:LPZ0A与LPZ0B区之间无界面。

对各类防雷建筑物,各种连接导体的截面不应小于表1-2的规定。 表1-2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mm2)

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连接带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连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连接导体 接导体 16 25 6 10 16 材料 铜 铝 铁

50 铜或镀锌钢等电位连接带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