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名家散文阅读与摹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考考前名家散文阅读与摹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8ceee076a20029bd642d45

将作者的意思通过重组、概括、提炼,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一定要注意如下几个角度:①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现在的考题一般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②有效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语和主要意思就在原文中,如本文第?段,说了4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进行有效的提取、剪接、重组,而绝不是照搬照抄。③需要高度概括的题,要把握好角度,对文章主旨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对文章的前后关联要作到心中有数,对相关信息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清楚明确。有了这几个前提才能准确答题。

5、不要只理解为结尾的作用,用“回应标题和上文,使文章结构严密,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收到了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等固定的模式作答,而必须紧扣“古城墙下初春的腊梅花”的作用去答。 考题排行榜:

一、2009高考山东劵《“断桥”考》 二、2009高考北京卷《司马祠》 三、2009 高考天津卷 《老 屋 》 四、2009重庆 《瓷器的意味》 五、2009江西 《木车的激情》

六、2009安徽《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七、2008高考全国1劵《盖天图仪考》《阳关古道苍凉美》 八、2008高考天津劵《敦煌》

九、2008高考全国2卷《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十、2008高考辽宁卷“宋代书院教育”

十一、2008高考山东卷《图腾与社会制度的产生》 十二、2008高考上海卷“城市地标”

第二境界:作家连线 一版

《红灯记》在台北(节选) 龙应台

?几经波折,不具国共斗争意识形态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终于跨越台海,在国父纪念馆舞台点燃红灯。这出称为“样板中的样板”的现代京剧,有让台湾戏迷仔细体会样板神髓

的机会。

?台湾的政治愈来愈开放,但是开放到连宣传共产党“伟大”的革命样板戏都进来了,还真是令人惊诧。这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个不得了的里程碑,不能不去亲看一眼。

?看戏之前,刚好遇见最高教育主管曾志朗。所有大陆团体来台演出,都得经过教育部长的批准。曾志朗听说我当晚要去看《红灯记》,很高兴地说:“好看啊。不过他们对台湾不太了解,为了‘体贴’我们,把台词都改了,‘共产党’改成‘革命党’三个字,说是不要‘刺激’我们;我就批示,根本不需要,共产党就共产党嘛。什么时代了。”

?当天晚上,我邀了三个80岁的长辈一起去看戏:在大陆当过国民党宪兵连长的父亲;浙江淳安县绸缎庄出身的母亲;还有方伯伯,他在17岁那年跟着蒋介石从奉化溪口走出来,千山万水相随,做了一辈子“老总统”的贴身侍卫。

?国父纪念馆有3000个座位,不是特别有号召力的表演,一般不敢订这个场地,因为不容易坐满。去之前,我还想,是不是经纪人不懂台湾政治现状?那是“去中国化”在台湾的政治角力中甚嚣尘上的时候。身为台北市文化决策者的我,如果致词时引用了司马迁或韩非子,会被批为“统派”,意思是对台湾“不忠诚”。为国学大师钱穆和林语堂修葺故居时,我被怒骂质问:“钱林两人都是中国人,不是台湾人,不可以用台湾人的钱去修中国人的房子!”在这样的气氛里,来这样一出样板戏,会有几个人来看?

? 红色的地毯,被水晶灯照亮了。人们纷纷入场。时间一到,所有的门被关上。我回头看,3000个位子,全部坐满,一个空位都没有。这是首演。 ?灯暗下,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在台北正式演出。

?没有手机响,也没人交头接耳。台北人很文明、很安静地看京剧演员如何在钢琴的伴奏下旋身甩袖,如何用眼睛的黑白分明表现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如何用唱腔歌颂共产党的伟大和个人的牺牲。

?我偷偷用眼角看身边三个老人家,觉得很奇怪:父亲特别入戏,悲惨时老泪纵横,不断用手帕擦眼角;日本坏蛋鸠山被袭时,他忘情地拍手欢呼。方伯伯一脸凝重,神情黯然。母亲,不鼓掌,不喝彩,环抱双手在胸前,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演出结束,掌声响起,很长的掌声,很温暖,很礼貌,然后人群安静地纷纷散去。我们坐在第一排,看着人群从面前流过,七嘴八舌地评戏。一群年轻人走过,谈论着“舞美设计”和“京剧动作”如何如何,就像看完法国的《茶花女》或是英国的《李尔王》一样。 ⑴看《红灯记》的平静,使我深深觉察到台湾的质变。 ⑵不,我们并不一直都是这样的。

⑶我们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肃杀。仓皇渡海的国民党是一个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的统治者,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统治者往往只能以强权治国。风吹草动,“匪谍”无所不在,左派的信仰者固然被整肃,不是信仰者也在杯弓蛇影中被诬陷、被监禁、被枪毙、被剥夺公民人权。“戒严”令在1950年颁布,当初决定跟着国民党撤退到海岛的许多知识精英,做梦也没料到,他们会在“戒严”令下生活37年之久。在日本统治下期待回归祖国的台湾人,做梦也没想到,从殖民解脱之后得到的并不是自由和尊严,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高压统治。

⑷台湾人几十年来,就在一种统治者所精密编织的价值结构里成长。相信“党”的正确,因此我们不习惯政治见解的分歧。相信国家的崇高,因此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认知。相信民族的神圣,因此我们不原谅任何对民族的不敬。相信道德的纯粹和理想的必要,因此我们不容忍任何道德的混沌以及理想的堕落。

⑸ 我们所有的叙述都是大叙述:长城伟大,黄河壮丽,国家崇高,民族神圣,领袖英明,知识分子要以苍生祸福为念,匹夫要为国家兴亡负责,个人要为团体牺牲奋斗,现在要为未来委曲求全。

⑹ 大叙述的真实涵意其实是,把我们所有的相信“绝对”化,而价值观一旦“绝对”化,

便不允许分歧和偏离。任何分歧和偏离,不仅只被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而且是不道德的。不正确还可以被原谅、被怜悯、被改正,但是对于不道德,我们是愤怒的,义愤填膺的,可以排斥、唾弃,甚至赞成国家以暴力处置,还觉得自己纯洁正义或悲壮。

⑺《野火集》在今年要出20周年纪念版,因此有重读的机会。物换星移,展读旧卷,赫然发现,“野火”里没有一个字一个句,不是在为“个人”呐喊:

⑻法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荣誉、传统──每一个堂皇的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极其庞大而权威性极强的规范与制度,严肃地要求个人去接受、遵循。

⑼可是,法制、社会、荣誉、传统──之所以存在,难道不是为了那个微不足道但是会流血、会哭泣、会跌倒的“人”吗?

⑽ 同时,没有一个字一个句不是在把责任,从国家和集体的肩膀上卸下来,放在“个人”的肩膀上:

(21)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22) 同时,没有一个字一个句子不是在伟人铜像林立的国度里,试图推翻“大叙述”,建立“小叙述”:

(23) 如果有了一笔钱,学校会先考虑在校门口铸个伟人铜像,不会为孩子造厕所。究竟是见不得人的厕所重要呢?还是光洁体面的铜像重要?你告诉我。《野火》书出,1985年的台湾为之燃烧,21天之内经过24次印刷。我像一个不小心打开闸门的人,目睹一股巨流倾泻直下,冲出高筑的大坝,奔向辽阔原野。滚滚洪水一旦离开大坝的围堵,奔向辽阔,首先分岔出万千支流,然后喧嚣奔腾变成小溪潺潺,或者静水流深。

(24) 是因为不再相信价值的绝对,是因为无数各自分歧的小叙述取代了统一口径的大叙述,台湾人平和了,他可以平静地欣赏《红灯记》的舞美、唱腔、身段而不激烈。可是他其实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日子。

(25)如果你问我这一个台湾人,我们用60年的时间学到了什么?我会说,我们学到:万千支流,小溪潺潺,得来不易。 (注:《红灯记》于2001年02月08日至11日在台上演,连演4场)

1、 概述?段的内容,说明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段写“我偷偷用眼角看身边三个老人家,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何会“觉得很奇怪”? 3、?段写一群年轻人看完《红灯记》,“就像看完法国的《茶花女》或是英国的《李尔王》一样”。画线句是不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请概述国民党以强权治国的原因和表现。 5、(23)段画线句:“我像一个不小心打开闸门的人,目睹一股巨流倾泻直下,冲出高筑的大坝,奔向辽阔原野。”联系全文看,句中的“闸门”“一股巨流”“高筑的大坝”“辽阔原野”各比喻什么? 二版

南海会馆

肖复兴

①米市胡同很普通,长约二里,藏在喧嚣的闹市身后,难得的几分幽静。从南口走进米市胡同,一路上见到好几处有门墩有影壁有斑驳脱落宅门的大院,每一处都像是南海会馆。一直快走到北口,才在一块突然低洼下去的地方看见墙上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写着“康有为故居”。这多少出乎我的意料,怎么会平地一下子塌陷下去了呢?像是一位壮汉蓦的跪倒在地一样,忽的矮了半截身子。想当初,这是工部尚书董邦达的宅第,后来由广东南海在京做官的乡里出资买下又扩充南院重新修缮而成了南海会馆,即使到清末民初衰败之后,也是有近200间房子的大院子,怎么会缩小得越活越抽巴了呢? ②我知道城市在不断修路以及铺沥青路面之后,路面在不断地抬高,整个北京城都比过去高出一块,原来的院子是低了下去,但同一条胡同里其它的大宅门也只是高台阶没有了,门墩的底座被埋在地里,并没有整个院子如此低洼啊。这让我百思不解。

③已是黄昏,院子里面更显得幽暗和低矮不堪。这是一座横竖都有近70米的大院子,如果不是同其它院子一样搭建了那样多的小房子,是非常宽敞的。北面跨院中间有一个小院,现在还在,只是当年被康有为称为“七树堂”的那七棵树,早已经荡然无存了。自然,被康有为称为“汗漫舫”的那如船的屋子,早变得面目皆非,即使真的是船,也千疮百孔了。据说当年院子里还有长廊,廊壁上刻有临摹苏轼观海棠诗的片石,就更不用找了,不知风云流散到何方了。去年年底,一场突然而起的火灾,差点没有烧毁了它,应该是万幸,就不要再奢望什么了。

④康有为在这里前后住了16年,1882年24岁从南海进京应试,就是住在这里,一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的弟弟康广仁被捕,是在这里;他先走上海,后流亡英国,也是从这里仓皇出逃的。只要想一想近代史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曾经在这里上演,再破败低矮的院子,也让人不敢小觑。 ⑤不时有人出出进进,不少是租住在这里的外地人,大多又是做些小本买卖的生意人。当初,康有为也是跑进京城里的外地人,不一样的是,一为挣钱,一为革命;一是流汗,一是流血;一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一是只读带画带色的花花绿绿的杂志小报了。看到这一点差别,会明白北京过去的会馆,虽然和现在的驻京办事处相似,毕竟不是一回事,时代的风云在这里凝聚又飘散,绝对不是权且栖身的苟且之处。“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康有为当年这诗句,和后来鲁迅的“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是多么的相似,知识分子的心事传承的轨迹,又是多么的含温带热,可触可摸。那是一群什么样的知识分子!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