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库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统计学试题库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b87619fc4ffe473368abdf

A.抽样实际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抽样误差算术平均数 D.抽样极限误差 E.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85.要增大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可采用的办法是( ABC )。 A.增加样本数量 B.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C.缩小概率度 D.增大抽样误差范围 E.增大概率度

86.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CBA )。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D.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E.配合回归方程 87.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ABE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 88.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 BCDE )。

A.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 B.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 C.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D.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的关系 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 8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BD )。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90.相关系数是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C )。 ‘

A.完全不相关 B.高度相关 C.低度相关D.不相关 E.显著相关 91.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 AD )。 A.负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不相关 D.完全相关关系 E.不完全相关关系

92.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则其相关系数应接近于(DE ) A. 0.5 B. -0.5 C. 0 D.1 E.-1 93.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BC )。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D.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E.配合回归方程 94.直线回归分析中( ABDE )。

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以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95.进行相关分析时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 ABE )。

A.完全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线性相关 D.非线性相关 E.不相关 96.计算相关系数时( ABD )。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B.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

C.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是随机的,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17

D.相关系数有正负号,可判断相关的方向 E.可以计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相关系数 97.直线回归方程

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ABE )。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 98.工人的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

yc=10+70x,这意味着( BDE )。

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70元 C.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加80元 D.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80元 E.如果劳动生产率每下降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70元

四、填空题

1.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是(标志),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是(指标)。

2.研究某企业的汽车产品生产情况时,统计总体是(全部汽车),总体单位是(每一辆汽车)。

3.表示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品质标志),而表示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数量标志)。 4.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统计总体),每一家庭的收入是(数量标志)。 5.社会劳动力资源总量是属于(数量)指标,就业人员负担系数属于(质量)指标。 6.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报告单位)和(填报单位)。

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8.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9.统计调查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

10.所谓次级资料,是指经初步加工整理过的,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说明(总体现象)的统计资料。 11.审核资料的准确性通常采用(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两种方法。 1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13.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组限),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组中值)。 14.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 15.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组成。

16.计划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17.实物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 量,价值指标反映产品的(价值)量。 18.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19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20.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之为(正)指标,反之,称之为(逆)指标。

21.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平均数)为中心而左右波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2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不决定于权数(绝对值)的大小,而决定于权数的(比重)的大小。 23.几何平均数是 (n个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它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的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24.当变量数列中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这种变量数列的分布呈(左偏)分布;反之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时,变量数列的分布则呈(右偏)分布。

18

25中位数是位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 26.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27.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成数

p)

、标准差为(

p(1?p))。

28.对某村6户居民家庭共30人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是,人均收入400元,其离差平方和为5100000,则标准差是(412.31),标准差系数是(1.03) 。

29.采用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差的公式是(M.D?????f?f),计算标准差的公式是

(???(x?x)?f2f)。

30.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各变量值 的(离中)趋势。

31.在一个时间序列中,最早出现的数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晚出现的数值称为(最末水平)。

32.绝对数时间序列中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的是(时期数列)序列,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是(时点数列)序列。

33.设i=1,2,3,?,n,A.i为第i个时期经济水平,则A.i/A.0是(定基)发展速度,A.i/A.i-1是(环比)发展速度。

3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有(方程式)法和(水平法)。

35.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用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和(季节变动)。

36.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的指数称(数量指标指数),综合反映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程度的指标称(质量指标指数 )。

37.统计指数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 定基指数)和( 环比指数)。

38.一般来说,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 p0q0)为权数计算的;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 p1q1)为权数计算的。 39.平均指数有独立应用的意义,它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数指数 )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两种。 40.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用( 基期 )期( 数量指标 )作为同度量因素 41.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42.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样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44.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 和 (区间估计)两种。

45.允许误差ΔX为0.04时,抽样单位数n为100,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允许误差减至0.02和0.01时,其相应的抽样单位数为( 400 )和( 1600 )个。

46. 社会经济现象间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函数关系),另一种是(相关关系)。 47.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关系)、(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48. 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应(一致) ,当b大于0时,表明两变量是(正相关) 。 49.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给定的) ,因变量是(随机的)。

50. 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称为(一元回归) ;涉及多个自变量的回归称为(多元回归)。

五、计算题

1.某厂对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车间产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

19

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95%?100%?105%3?100%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2

18?12?15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5元/件,则: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解: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3?15元/件。 以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m?平均计划完成程度xH=

? =

mx?190?250?6091900.95?2501.0?6091.05

10491030?101.84%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所以正确的计算方法为:

平均单位成本x??xf?f1049?18?190?12?250?15?609190?250?609

=

15555?14.83元/件

2.2001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甲 乙 丙 合计 价格(元/斤) 1.2 1.4 1.5 —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1.2 2.8 1.5 5.5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2 1 1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解: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品 种 甲 乙 丙 合计 价格(元/斤) 1.2 1.4 1.5 ── 甲 市 场 成交额(m) 1.2 2.8 1.5 5.5 成交量(m/x) 1 2 1 4 乙市场成交量 成交量(f) 2 1 1 4 成交额(xf) 2.4 1.4 1.5 5.3 甲市场平均价格xH??m?mx?5.54?1.375(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