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处理作业和交互式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批处理作业和交互式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e4e6d233d4b14e85246869

可见只有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的那些作业才有可能获得CPU,而进程调度程序保证了所有就绪进程在几秒钟之内都有机会获得CPU 。这就是说,从微观角度看,处理器是轮流分配给各进程的,作业可能正在运行,也可能还未运行,但是从宏观上看,在内存中存放的这些作业是同时运行的,好像每个作业都有自己的CPU一样。

4.完成状态

从作业正常运行完毕或因发生错误而终止,到善后处理结束并退出系统为止,在这段时间内,系统的“终止作业”程序和存储管理程序负责把其作业控制块从现行队列中删除,收回它所占用的各种资源,然后调用文件系统将作业的计算结果编成输出文件,再调用有关设备管理程序输出文件信息,而这个工作有时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作业状态间的转换如图6.1所示。

五、交互式作业的管理

1.交互式作业

采用交互方式控制的作业,不需要像批处理作业那样把作业控制意图预先写成一份作业控制说明书,而是在作业执行过程中,由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操作控制命令(也称命令语言)或会话语言系统提供的会话语句直接提出对作业的控制要求 。每当用户 输入一条命令或一个会话语句后,系统立即解释执行且及时给出应答。用户根据作业执行情况决定应该输入的下一条命令或下一个会话语句,以控制作业的继续进行。

在使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终端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作业的程序和数据,且直接在终端上输入各种命令或会话语句来表达对作业的控制意图。系统把作业的执行情况也通过终端设备通知用户 ,最终在终端上输出结果 。交互式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交互性上,它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工作,方便调试和开发软件。

2.交互式作业的控制

利用计算机提供的显示屏幕 、键盘 、鼠标等设备可实现人机对话。

①操作使用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操作使用接口,目前常用的操作使用接口有操作控制命令、菜单技术、窗口技术等。

A. 操作控制命令: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操作控制命令是各不相同的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每一条命令必须含有请求“做什么”的“动词”和要求“怎么做”的一些“参数”,在有些命令中参数是可以缺省的。这此命令大致有下面几类:

“注册”和“注销”命令:分别表示要求进入系统和退出系统; 编辑命令:用于增、删、改用户文件;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用于列目录、建目录、删除目录、改变当前目录等目录操作及列文件、建立文件、读写、删除、拷贝文件等文件操作;

调试类命令:用于调试程序。

B. 菜单技术:

当一个程序具有若干项可供用户选择的功能时,由该程序先显示

出自己具有的各功能名称及其含义,然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选择希望完成的功能,再由该程序按用户的选择调出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很像菜馆的点菜方式,故称为“菜单方式”。

提供菜单技术后 ,用户不 必事先记住程序提供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而可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菜单来进行选择。因此,菜单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友好的使用接口”。每个功能块内可能还提供子菜单,这样一层一层下去。对初学者比较方便,但对熟练的技术人员可能采用键盘命令更快。

C. 窗口技术:

把用户的工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的一个矩形区域中,允许用户在矩形区域中操作应用程序和文件,把这样的矩形区域称为“窗口”。一个屏幕上可设置多个窗口,当多个应用程序同时执行时,每个应用程序可在自己的窗口中执行。但是,每次只允许用户对其中的一个窗口进行直接操作,允许用鼠标或键盘来对窗口进行操作。

Windows 98,Windows NT,UNIX等都有窗口软件,向用户提供了更友善的“图形用户接口”。窗口己成为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技术,窗口系统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方便的、直接的操作接口。

尽管不同的窗口系统有不同的窗口外观,但对窗口都有一些基本的操作,例如:

A.打开一个窗口 :当运行一个新程序时 ,一般说要打开一个窗口。有时正在运行的程序,在需要时也可再打开一个窗口。

B.移动窗口:可将窗口在屏幕上移动到自己所希望的位置。

C.改变窗口大小:允许用户放大或缩小窗口,最大到整个屏幕,最小到一个图标。

D.切换窗口 :当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时 ,把当前正在操作的窗口称为“活动窗口”,活动窗口可能复盖或部分复盖其他窗口。对非活动窗口不能直接操作,但窗口中的程序仍可运行。若要对某个窗口进行操作,则可用“切换窗口”操作使其成为活动窗口。

E.关闭窗口:当-个程序运行结束,不再使用时则可关闭窗口。

对一个已经打开的活动窗口,用户可通过键盘或鼠标选择窗口中的菜单和菜单中的命令来控制作业的运行。系统在执行用户命令时,可能要求用户输入一些参数,如“打开文件”要求输入文件名,系统提供“对话框”来和用户进行信息交换。在完成对话后,系统根据对话框的内容且解释执行该命令。

②命令的解释执行。提供交互控制方式的操作系统都有一个命令解释程序,它接受来自用户的命令并对命令进行分析并解释执行。一般说,可把命令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部命令”,由操作系统中的相应处理模块直接解释执行;另一类是“外部命令”,必须创建用户进程去解释执行。

由操作系统直接解释执行的命令有:注册和注销命令;列目录、修改目录、删除目录等目录类命令;读/写文件、删除文件、修改文件名等文件操作命令及其他一些命令。另一类命令,例如,编辑、编译、装配、运行等命令,操作系统不能直接解释执行,而是要建立一个用户进程并调出相应程序解释执行。

3.终端作业的管理

用户想通过终端使用计算机系统控制作业的运行,首先要使自己的终端与计算机系统在线路上接通。终端用户控制终端作业的运行大致有4个阶段:终端的连接、用户注册、控制作业执行、用户退出。

①终端的连接。近程终端是直接接在计算机系统的通道上的,所以,当终端加电后,终端就与系统连接上了。对于运程终端是借助于租用专线或电话交换线接到计算机系统上的。租用专线的终端在加电后,终端与系统也就连接上了。但借助交换线的终端在加电后,用户必须拨计算机系统的电话号码,以建立终端用户和系统的联系。如果电话接通,用户放回电话后就可使用终端;否则,过一会儿再拨,直到连接成功。

②用户注册。当终端和系统在线路上接通后,用户输入“注册”命令,向系统提出要执行一个作业。系统首先要识别用户,包括口令核对正确后 ,再询问用户作业对系统资源的要求(内存 、外围设备

),若资源能满足,则系统接收该终端用户,且在终端下显示进入系统的时间。如果口令不对或资源暂时不能满足,则不能接收该终端用户。所以,注册可看作是对终端作业的作业调度。

③作业控制。一个注册成功的用户就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语言或会话语句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完成作业任务。

④用户退出。当用户不再须要终端时,输入“注销”命令通知系统退出。这时系统收回用户占用的系统资源且让其退出系统,同时终端上显示“退出时间”或“使用系统时间”,以使用户了解应付的费用。

在分时系统中,对终端作业都采用“时间片轮转”方法分配CPU,在分时兼批处理系统中,终端作业称为前台作业,批处理作业称为后台作业。总是优先调度前台作业。

批处理、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各自特点如下:

1、批处理系统。操作人员将作业成批装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管理运行,在程序的运行期间用户不能干预,因此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作业成批处理,系统内多道程序并发执行以及交互能力差。

2、分时系统。不同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以交互方式共用一台计算机,计算机以“分时”的方法轮流为每个用户服务。分时系统的主特点是: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同时性,人机问答的交互性,每个用户独立使用计算机的独占性,以及系统响应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