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水上运输行业分析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ed3f90bceb19e8b8f6ba54

和发展, 既要有竞争的意识, 也要有共生共存的思想。企业要注重自己核心业务的发展, 也要有步骤地与其他企业及组织成员相互配合,风雨同舟, 协作互助, 共同发展并共享关系网络的利益。

( 二) 建立战略联盟获取协同优势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 它实质是拥有不同关键资源和不同竞争优势的企业, 为了彼此的利益和充分发挥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共同创造竞争优势并共享合作利益的合作组织。企业实现战略联盟的具体形式有:一是合资式联盟, 二是职能型的战略联盟, 三是股权参与式联盟。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在市场的角逐中不仅要学会竞争, 更要学会合作和彼此信赖, 为竞争而合作, 靠合作来竞争, 树立合作竞争以创造优势的思想。如三星电子公司与世界著名门户网站—— —雅虎公司宣布结成战略联盟 并就双方共同拓展针对消费者的、 与互联网相关的全球业务达成一项广泛的电子商务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整合三星在硬件技术与雅虎在软件技术方面的优势 共同制定有关 解决方案产品的全开发及市场计划。三星电子计划与雅虎共同开发可直接进入雅虎站点的 解决方案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三星已有的网络电话和移动电话。在此合作中 三星负责所需硬件的开发 雅虎则提供相应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对于水上运输业而言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

港航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1、港口码头泊位数量继续增加 ,2001 年底全国沿海 内河港口拥有的生产用码头泊位比上年净增 583 个 其中万吨级泊位净增 26个从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生产用码头泊位的地区分布情况看 北方沿海的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四省市共有万吨级泊位261个占全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的38.6% 中部沿海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共有万吨级泊位 197 个占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的29.1% 东南沿海的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四省 区 共有万吨级泊位219 个 占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的 32.3% 全国拥有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最多的省市是广东和上海分别为 138和112 个全国内河港口万吨级泊位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和珠江水系上 其中长江干流万吨级泊位 121 个全部在江苏省珠江水系 11个全部在广东省沿海港口码头泊位不断向大型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 1-3 万吨级泊位比上年增加了14 个 3-5万吨级泊位增加 8个 5-10万吨级泊位增加1 个 10 万吨级以上泊位增加 3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专用泊位达到349个其中煤炭泊位和集装箱泊位分别达到 86个和 83个。

2、 内河航道有所改善,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继续增加 特别是库区航道增加较多 年底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达 12.2 万公里 其中等级航道 6.4 万公里 占 52.5% 比上年提高 1.0个百分点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0.8万公里 占

- 37 -

航道总里程的 6.7% 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 2.3万公里 占航道总里程的 19.1% 库区航道 9739 公里 比上年增加 3228 公里 增长 49.6%。 (二)水路运输装备继续呈结构性调整

1、 船舶不断向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2001 年 全国水路运输装备结构继续调整老旧船舶淘汰速度不断加快 特别是内河老旧船舶的淘汰尤为明显 全年减少的 1.9万艘运输船舶几乎全部为内河运输船舶 全年比上年多减少 7000 多艘 是近年来减少幅度较大的一年 从各省内河运输船舶的增减情况看传统内河水运大省江苏 浙江 安徽等船舶淘汰数量较多 而西北 西南一些省份为发展旅游 相应增加了一些客运船舶 全年在加快老旧船舶淘汰的同时 水上运输装备重点发展了一些大型船舶和专业化船舶 从全国水上运输装备的各项主要运力指标看 运输船舶不断向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 尽管全年船舶艘数比上年减少了 8.2% 但净载重量比上年增长 6.3%集装箱运力增长 43.7% 船舶功率增长 7.9% 在水上运输船舶中 集装箱船运力增长明显全年水上运输装备增加集装箱船 156 艘 比上年增长 14.2% 增加集装箱运力 14.0 万标准箱 增长44.8%

2、内河、沿海、远洋货运能力均有提升,远洋船舶集装箱运力增长明显 全国内河运输船舶净载重量比上年增长了 4.6% 沿海运输船舶净载重量比上年增长7.6% 远洋运输船舶净载重量比上年增长 7.3% 全年内河运输船舶拥有集装箱运力比上年增加0.07万标准箱 增长9.2% 沿海运输船舶拥有集装运力比上年减少0.23万标准箱 下降 11.3% 远洋运输船舶拥有集装箱运力比上年增加 15.54 万标准箱 增长 47.9% 目前全国内河集装箱运力主要集中在上海 广东 江苏和重庆 沿海集装箱运力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 山东和海南 远洋集装箱运力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广东。

(三)水上运输客降货升局面延续

1、 水路客运继续呈结构性下降,由于水上客运航速慢 周转环节多 与现代客运 安全、高速、便捷、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近年来其他运输方式的替代作用对水上客运的冲击比较明显水上客运总量进一步呈结构性下降,全年全国水路完成的客运量比上年下降了 4.1% 旅客周转量比上年下降了10.5% 水路客运量 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均比上年下降了 0.1个百分点

2、货运总量继续增长,与客运相比水上货运在大宗物资、集装箱、受道路运输条件限制的大重件物资的长距离运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在外贸货物运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的外贸物资都是由水运来承担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全国水上运输货运量持续增长 全年全国水路完成的货运量比上年增长 9.0% 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 9.5% 水路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 9.7%和55.7% 分别比上年提高了 0.7和2.3个百分点 在内河运输中

- 38 -

江苏和浙江内河航运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1年完成内河货运量分别为2.1亿吨和1.3亿吨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 47.5% 沿海运输中 上海市内各航运企业共完成货运量1.1亿吨 占全国沿海货运量的三分之一 远洋运输中 上海 天津和广东处于前三位 在水路货物运输中 集装箱运量增长较快 全年共完成集装箱运量1057.2 万标准箱 货物重量 10910.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 9.2%和 22.1% 其中远洋运输集装箱 842.6 万标准箱 货物重量 8123.3 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2.8%

(四)港口生产成绩显著

1、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沿海增幅高于内河

2001 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24.0 亿吨 比上年增长 8.8% 其中 沿海港口完成14.5 亿吨 增长 12.4% 内河港口完成 9.5 亿吨 增长 3.6% 沿海港口增幅高于内河港口8.8 个百分点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较高 全国港口全年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比上年增长了 14.1% 高出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 5.3 个百分点 其中沿海港口增长 14.4% 内河港口增长11.6% 从五大货类情况看 集装箱和滚装车吞吐量增长较快 件杂货吞吐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全年全国港口完成的液体散货吞吐量增长了 0.7% 干散货增长了 11.8% 件杂货下降了6% 集装箱增长了20.5% 滚装车增长了 52.8%

2、综合性大型枢纽港吞吐能力不断增加

继上海 广州 宁波三个港口之后 2001 年又有天津 青岛 秦皇岛 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 这样全国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大港增加到 7 个 其中上海港连续 2年超过 2 亿吨 2001 年达 2.2亿吨 全年7个亿吨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 9亿吨 占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63.7% 从主要港口情况看 列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都在3000 万吨以上 全年共完成 10.4亿吨 占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2.8%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的港口比上年增加了 3 个 达到 12个 其中南京港货物吞吐量居内河港口第一 为 5789 万吨 占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12%。从主要港口完成的外贸货物吞吐量情况看 列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全年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 4.5 亿吨 占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 67.7% 其中上海 青岛 天津和宁波外贸货物吞吐量均超过 5000 万吨 十大港口中 天津 青岛 深圳和连云港以外贸货物为主 四个港口的外贸货物吞吐量占本港货物吞吐总量的一半以上 青岛港达 67%

3、主要货类以煤炭 石油 金属矿石和矿建材料为主

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第一大货类是煤炭及制品 2001 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 4.5亿吨 占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23.6% 煤炭吞吐量以 北煤南运为主 秦皇岛 天津 青岛 日照和连云港等一批北方港口以煤

- 39 -

炭输出为主 其中秦皇岛港全年完成煤炭吞吐量 1 亿吨 占全国港口煤炭吞吐量的 22% 基本上全部为出港煤炭吞吐量 而上海 广州 宁波等南方港口主要以煤炭入港吞吐量为主 全年全国主要港口共完成煤炭外贸吞吐量 1 亿吨 其中外贸出口 0.98 亿吨 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的秦皇岛 天津和日照港 2001 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石油 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 3 亿吨 占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6.1% 其中大连 宁波 广州和南京港石油 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超过了 300万吨 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 2亿吨 矿建材料 1.9亿吨 分别占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10.3%和 9.8% 2001 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的水泥 矿建材料 有色金属和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 30.8% 30.1% 29.8%和22.3% 大大高于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12.7%的增幅。

12、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新格局的形成,世界航运中心的东移、两岸的“三通”及我国加入WTO的谈判承诺,这些都将对我国海运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海运贸易自由化给我们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解决以上我国海运业在对外开放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发挥优势,改正不足,使我国的海运业更加健康地参与到国际海运市场的竞争中去。

12.1积极性对外国公司竞争压力

12.1.1坚持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我国作为一个海运服务大国,海运服务的双重利益(外贸运输及取得海运服务商业利益)对我国都很重要。所以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坚持货物贸易与运输贸易的平衡。对外开放承诺应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即坚持有条件最惠国待遇。只有那些对我国海运公司承诺市场准入的国家或地区,我们才对它们开放。现在我们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海运服务协议或备忘录,而且以《联合国班轮协会行为准则公约》为基础,来与贸易对方商讨具体货运安排事宜。 12.1.2坚持逐步给予国民待遇的原则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总体思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只能是逐步参与。而且在海运服务技术方面还应得到发达国家的帮助,包括培训人员、提供技术装备等。国民待遇的承诺,如在运价、关税、进入船东协会、补贴、国内税收及国内优先货运等政策的适用上,近期内不可能实施完全相同的国民待遇。

12.1.3制订系统的海运服务开放规划

这样的规划应该与我国的海运服务的中长期规划相结合,一方面鼓励外商参与到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提供高技术服务的投资项目上来,包括与集装箱多式运输相连的陆上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航运中心的转移,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