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环境生态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013dbdaeaad1f347933f20

各个种群都有一平均密度和平衡水平,偏离后均有重新返回的倾向; 种群的波动也是一种稳定性的表现。

一、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易出现这种情况。

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加快了,究期原因,不仅是人类的过度捕杀,更严重的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剥夺了物种生存的条件。 一、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一、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种群的衰落甚至灭亡主要有两个原因: 人类过度捕猎;

人类对其栖息地的破坏(过度开垦、采伐等)。

种群生存的必要条件: 栖息地的保护;

生存繁殖所需的最低密度。

一、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一、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8)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tion)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3.3 种群的数量变动和调节 二、 种群的调节

种群数量受天气的强烈影响--气候学派

捕食、寄生、竞争、食物等生物因素对种群起调节作用--生物学派 种内成员的异质性--自动调节学说 社群的等级和领域性--行为调节学说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内分泌调节学说 遗传多态--遗传调节学说 种群调节的新理论

二、 种群的调节 1、气候学派 认为

种群的动态主要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种群的数量的发生与天气条件的变化明显相关; 强调种群数量的变动,否认稳定性。 依据

主要基于昆虫的研究,认为昆虫早期的死亡率有80-90%是天气条件不良造成。 二、 种群的调节 2、生物学派 认为:

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行为的影响; 食物因素的影响; 依据

气候变化仅减少了相对量,绝对量仍应增加; 食物质、量的下降使生物量减少,生物量的减少使食物质、量得到恢复,又促使生物量增加。 二、 种群的调节 3、自我调节学派

行为调节:主要是社群行为的调节,即 社群等级:高等级的使低等级的减少; 领域性:本领域的成员增加快; 内分泌调节

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个体压力增大,造成新陈代谢障碍或免疫力降低,从而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 遗传调节

种群密度低时,对自然的选择压力松弛,弱势群体存活; 种群密度高时,对自然选择的压力增加,弱势群体淘汰。 二、 种群的调节

——三种学派的比较

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将种群的动态归因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即外源性因子; 自我调节学派则认为是内因在起主要作用;

实际上,外因和内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是在某个时候,某种因素起着主要作用而已。 3.3 种群的数量变动和调节 三、 生态对策

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或生活史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形成了多种生活史对策,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体形大小对策等等。 生态对策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态对策:r-选择和K-选择 3.3 种群的数量变动和调节 三、 生态对策

★ r-选择:r-选择的生物,他们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保持在逻辑斯谛曲线的上升段,为高增长率的。属于r-选择的生物称为r-对策者。

通常r-对策者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高。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多变的栖息生境。

一年生的植物以及昆虫、贝类、鱼类、寄生虫等一般具有r-选择的特征。 r

选 择 物 种

3.3 种群的数量变动和调节 三、 生态对策

★ K-选择:K-选择的生物种群比较稳定,种群密度常处于K-值周围,可称为K-对策者。 K-对策者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和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幼体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一般扩散能力较弱,但竞争能力较强,即把有限能量资源多投入提高竞争能力上。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

森林中的树木和大型哺乳动物具有许多K-选择的特征。

K选择物种

3.3 种群的数量变动和调节 三、 生态对策

★ 两种类型对策者的优缺点

K-对策者竞争性强,数量较稳定,一般稳定在K附近,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一旦受危害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由于其低r值种群恢复比较困难。

r-对策者死亡率高,但高r值使其种群能迅速恢复,而且高扩展能力还可使其迅速离开恶化生境,在其它地方建立新的种群。 r-对策者的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地面临新局面,更有利于形成新物种。 3.4 种内与种间相互作用 (一)种内关系 1.种内竞争

分两种竞争方式:

资源利用性竞争——间接竞争 相互干涉性竞争——直接竞争

主要的资源利用性竞争方式之一——密度效应 2、性比

性比通常以种群中雄体对雌体的相对数来表示 。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1:1。 3.4 种内与种间相互作用 (一)种内关系

3、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4、他感作用

他感作用也称作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4 种内与种间相互作用 (二)种间关系

分正相互关系和负相互关系

1、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1)高斯(Gause)假说(竞争排斥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竞争类型 :资源利用性竞争、干扰性竞争等。

1、种间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即生态位相近的种,不能长期共存,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高斯假说)。

生态位重叠:如果资源已经饱和,任何一段时间内的生态位重叠都不能忍受,即生态位重叠引起竞争相反。重叠程度越大,物种竞争越激烈。

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分化则引起物种共存,分离度越大,物种共存的机会越大。

2、捕食作用

捕食(predation)为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生物种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predator),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prey)。 3、寄生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分为微寄生物和大寄生物。

拟寄生物包含一大类昆虫大寄生物(寄生蜂和蝇),它们在昆虫宿主身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导致寄主死亡。

4、共生

按照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 互利共生多见于对营养需要极不相同的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实例是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偏利共生是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关系。

原始协作是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

3.5 生态位 1、生态位理论

① 生态位的概念与产生

生态位(niche)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