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河南省商丘市永城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1ed23d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5

A.物体的质量为

B.空气阻力大小为

C.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D.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0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

【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在额定功率下做变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的与 a 的关系式,结 合乙图即可判断,当拉力等于重力和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 P=F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 F﹣mg﹣f=ma 联立解得

由乙图可知,

, 解得

f=

,故 AB 正确

C、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并非匀加速运动,不能利用 v=at 求得时间,故 C 错误; D、物体匀速运动由 F=mg+f,此时 v=选: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象,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出与 a 的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 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 Q 上,Q 放在带小孔的 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 2015~2016 学 年度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两次金属块 Q 都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则后 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v0,故 D 正确 故

A .Q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B.Q 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C.小球 P 运动的线速度变小 D.小球 P 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考点】向心力.

【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分析】金属块 Q 保持在桌面上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否变化.以 P 为研究 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细线的拉力的变化,判断 Q 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变化.由向心力知 识得出小球 P 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与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关系,再判断其变化. 【解答】解:A、金属块 Q 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对于金属块和小球研究,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根 据平衡条件得知,Q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两个物体的总重力,保持不变.故 A 错误. B、C、D 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T,细线的长度为 L.P 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由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如图,则有:T=

,线速度为:v=

, 使小球改

ω 2Lsinθ,得角速度为:ω=mgtanθ=m

到一个更 2015~2016 学年度高一些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时,θ 增大,cosθ 减小, tanθ、

sinθ 都增大,则得到细线拉力 T 增大,角速度增大,线速度增大.对金属块 Q,由平衡条件 得知,Q 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故 C 错误,BD 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中一个物体静止,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分别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研 究,分析受力情况是关键.

12.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 A、B、C,质量均为 m,B、C 之间 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C 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 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

B.若粘在 A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 间摩擦力不变 C.若粘在 B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 间摩擦力增大 D.若粘在 C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 A、B 间摩擦力都减小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系统加速度的变化.通过隔离分析,得出绳子拉力和 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 【解答】解:A、因无相对滑动,所以,无论橡皮泥粘到哪块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都有:F﹣3 mg ﹣ △mg=(3m+△m)a,a 都将减小,故 A 正确;

B、若粘在 A 木块上面,以 C 为研究对象,受 F、摩擦力 mg、绳子拉力 T,F﹣ mg﹣T=ma,a 减 小,F、 mg 不变,所以,T 增大,B 错误; C、若粘在 B 木块上面,a 减小,以 A 为研究对象,m 不变,所受摩擦力减小,C 错误; D、若粘在 C 木块上面,a 减小,A 的摩擦力减小,以 AB 为整体,有 T﹣2 mg=2ma,T 减小,D 正确. 故选 A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 的运用.

1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 F 作用下,A、B 保持静止.若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 F≠0,则 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先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判断整体相对斜面体的运动趋势;再对 A 受力分析,最后对物体 B 受力分析,B 可能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即 B 受力情况有两种可 能. 【解答】解:先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支持力;当推力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大于重 力的下滑分力时,有上滑趋势;当推力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小于重力的下滑分力时,有下滑趋势; 当推力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等于重力的下滑分力时,无滑动趋势; 再对物体 A 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共 4 个力; 最后对 B 受力分析,受重力、A 对 B 的压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斜面体对 A 的支持力,如果 B 物体 相对斜面体有滑动趋势,则受到斜面体的静摩擦力,若相对斜面体无滑动趋势,则不受斜面体的静 摩擦力,即物体 B 可能受 4 个力,也可能受 5 个力; 故选:BC.

【点评】分析物体受力常常采用隔离法,一般按这个顺序分析受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14.如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小物体 P,P 受到与水平面成夹角 θ 的斜向上的拉力 F 用沿 水平面运动,如图甲所示,物体 P 的加速度随 F 变化规律如图乙中图线 P 所示.把物体 P 换成物体 Q,其他不变,重复操作,得到 Q 的加速度随 F 变化规律如图乙中图线 Q 所示.图乙中 b、c 和 d

为已知量,由此可知( A.P 的质量小于 Q 的质量 B.P 和 Q 的材料不同

C.根据图象能求出角 θ(三角函数值)

D.Q 的质量为﹣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定性思想;方程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对应的加速度的表达式,则再根据图象的性质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解答】解:A、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θ﹣ (mg﹣Fsinθ)=ma 可得:a=

﹣ g,① 可知图线斜率表示

,P 的质量小于 Q 的质

量.故 A 正确; B、由公式①,故图线纵轴截距表示 g,可知两者动摩擦因数相同,P 和 Q 的材料

相同,故 B 错 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角度 θ(三角函数)以及 PQ 的质量无法由 bcd 求出;故 C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图象的性质,注意图象中斜率与截距的 意义.

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5.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 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 B、可叠放钩码的小车 C、秒表 D、方木块(用于垫高木板) E、质量为 m 的钩码若干个 F、米尺 该研究小组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即:

(一)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可通过在小车中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通过测出木板长 L 和小车由斜面顶端静止开始 滑至底端所用时间 t,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a=

,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误差范围

内,质量改变之后,物体下滑所用时间可认为不改变.由此得出结论: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 度

与物体质量无关.

(二)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时,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改变长木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该小组通过测量木板长 L 和测量出长木板顶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h 求出倾角 α 的正弦值 sinα=.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 l 2 3 4 5 次数 L(m) 1.00 1.00 1.00 1.00 1.00 0.10 0.20 0.30 0.40 0.50 h(m) t(s) 1.44 1.02 0.83 0.71 0.64 0.10 0.20 0.30 0.40 0.50 sinα a(m/s2) 0.97 2.90 1.92 3.97 4.88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并在方格纸内画出 a﹣sinα 图线. 分析 a﹣sinα 图线得出的结论是: 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斜面倾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