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地区实习指导书 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淮南地区实习指导书 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234b85ec3a87c24028c42b

钻石 矿物学名称金刚石。产于来自上地幔的金伯利岩中,也有人认为是外来星

体撞击地球时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加工后璀璨绚丽,光彩夺目。因其“出身”高贵,硬度最大,极为稀少,平均每开采二十吨矿石中才能找到一克拉(1/5克),因而价格昂贵,被称为“宝石之王”。 其质优者可与钻石价值相当。九十年代初来京展出的一串哥伦比亚祖母绿项链价值一亿美元。

红宝石与蓝宝石 矿物学名称叫刚玉(Al2O3)。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与祖母绿不同的是其含Cr3+者呈红色,即红宝石,含Fe2+,Ti4+者呈蓝色,即为蓝宝石。

3+3+

翡翠 为硬玉(NaAl[Si2O6])的集合体。含Fe者呈红色,称为“翡”,含Cr者呈绿色,称为“翠”。绿色鲜艳者为珍品。翡翠既是名贵宝石,又是上等的工艺原料。产于板块碰撞带高压低温变质带中。

以上均属高档宝石,多在珠宝商店内销售。

和田玉 即软玉,系透闪石,阳起石等矿物的集合体,因二者含量不同呈乳白,绿等色,系高档工艺原料,因新疆和田盛产而得名。

岫玉 即蛇纹石的集合体,系超基性岩蚀变而成。因其硬度小(与方解石相当),产量高而价格低廉,属低档玉石。

水晶 即晶体石英,多无色透明,也因含不同杂质而显不同颜色,其中的紫色者较为珍贵。

玛瑙 即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因色泽丰富,具彩色条纹而受到人们喜爱。南京“雨花石”就是这种玉石经河水冲刷形成的河卵石。

以上仅是宝玉石中很少的一部分。其实大多数非金属矿物都应是透明的 ,只是结晶过程中因晶格内质点排列并非完全有序,使光难以顺利通过。少量透光者即显宝贵,色泽艳丽时便可成为宝石或玉石。如橄榄石、辉石中的蔷薇(含Li)辉石, 长石中的天河石以及石榴子石,尖晶石等。

在发达国家,珠宝首饰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珠宝首饰业前景日益看好。学地质者从事珠宝行业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它涉及资源开发、加工、销售、鑑定等环节,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祖母绿 矿物学名称为绿柱石(Be3Al2[Si6O18]), 本无色,因含Cr3+, 呈绿色,

9

第三章 淮南地区的地层与古生物

第一节 地层

认识了岩石,还要研究岩石的形成时代和它们的先后顺序,这就是地层学。

地层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将野外的岩石(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即根据其岩性、古生物、 同位素年龄等确定其形成时代,并按原有的先后顺序,将岩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如年代单位宇、界、系、统等,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等。不同地区地层还要对比, 确定它们时代是否相当。从而建立区域的地层系统。

地层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地层工作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基础。在研究地质历史、 生物演化、 构造、 寻找矿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淮南地区煤系地层隐伏于新生代松散层下,而淮南煤田却是从地面地层研究,特别是石炭系含地层的研究而发现的。

地层的野外观察包括:岩性、 古生物、 厚度、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

淮南地层与华北地区类似,但又有其特殊性,如猴家山组、 凤台组、 四顶山组、 寿县组等都是淮南地区特有的。更因九里桥组中发现世界最早的后生动物化石而闻名于世。

第二节 古生物

古生物的研究在地质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的演化;

2. 确定地层形成年代、 划分对比地层;

3. 研究地质历史中古地理、 古气候的变迁; 4. 是大陆漂移理论的重要依据;

5. 许多可燃有机矿产、 金属、 非金属矿产都与生物或生命活动有关。

一、隐生宙的生物

世界上最早的生物化石发现于32亿年前的岩层中,它们是一些原始的菌澡类,属于原核生物。

元古宙是真核生物的发展时期,主要是一些微观或宏观的低等藻类,较难形成化石,故很少能见到它们。叠层石是主要能直接观察它们存在的标志.,它们是某些藻类活动的遗迹,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四顶山组均可见到。

在距今7亿年时形成的九里桥组发现的蠕虫类乃是世界上最早的三胚层动物,它们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内脏器官的出现与分化,躯体的分节与两侧对称,运动器官的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现代动物的祖先。

二、早古生代的生物

最初的生命的出现距今已约40亿年,到蠕虫类的出现经历了三十多亿年的漫长时间,但

10

在距今5亿7千万年的寒武纪初期,短短的时间内,几乎所有无脊椎门类动物都出现了,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的我国云南澄江县“澄江动物群”就是这一壮观情景的真实写照。这对达尔文渐变式的生物进化理论是一个严重挑战。

淮南地区的寒武系各种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并形成生物碎屑灰岩,与前寒武系地层形成鲜明对照。最有特色的生物是三叶虫,是划分寒武系地层的重要依据。 三、晚古生代的生物

晚古生代是陆生生物大发展的时期。淮南地区当时处于滨海陆地环境、气候适宜,刚刚登陆不久的植物形成茂密的森林,为石炭二叠纪煤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在煤系地层中,各种植物化石非常丰富(图 3—3)。

科学家们发现,所见到的植物化石茎干都没有年轮,意味着它们是四季长青的热带植物,这表明包括淮南地区在内的整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时应该是热带气候。古地磁测试数据表明当时华北地区的中心部位在赤道附近。现在淮南地区地处北纬33°附近,就是说,在3亿多年的时间里,淮南地区由南向北飘移了三千余公里。

众所周知,我国华北地区大型煤矿比比皆是,秦岭、淮河以南很少见到,这是因为石炭二叠纪时华南、华北不是同一板块,它们各有自己的演化历史。石炭二叠时华北为陆地,森林广布,因而含煤地层发育,煤层多,煤质好。华南地区则是一片汪洋,海生生物十分繁盛,沉积物多为海相石灰岩,仅短暂时间出现陆地,所形成的煤系地层煤层少且薄,煤质也差,难以进行大规模开采。只是到了三叠纪后,两板块才碰撞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了秦岭与大别山。

四、淮河象

淮南地区中生界地层不发育,难以领略中生代兴盛一时的恐龙时代的风光。然而淮北平原下的新生界地层中大量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化石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生物演化进入到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系地层中发现了很多象化石。被称为“淮河象”。现代的象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丛林和草原,这表明,淮河流域在过去一百多万年来曾经有过热带—亚热带气候,当时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草原遍地分布,是各种哺乳动物生存的天堂。如今的淮北平原到处是人类活动的踪迹,森林、草原消失了,淮河象们早已不知去向。人类现在占据了大部分的生存空间,野生动植物的分布范围愈来愈狭小,这也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恶化,地球上每年有近千种的生物正在消失,这种灭绝速度超过了地质历史中任何一次生物大灭绝。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已秧及人类本身。如此发展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附表:淮南地区区域地层表

11

地 层 新 第四系 生 新 界 第三系 老 中 生 界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上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下统 上统 下统 毛坦厂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十千峯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马家沟组 肖县组 贾汪组 土坝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馒头组 猴家山组 四顶山组 九里桥组 寿县组 刘老碑组 伍山组 曹店组 代号 Q N E K2 K1 J3m J2 J1 T3 T2 T1h T1l P2sh P2s P1x P1s C2t C1 D S O3 O2 O1m O1x O1j ∈3t ∈3g ∈2zh ∈2x ∈1mz ∈1m ∈1h Z2s Z1j Z1sh Qnl Qnw Qnc Pt2 厚度(米) 300 >1000 180 530 220 70 112 147 224 10 137 74 227 200 140 193 120 255 71 45 530 22 21 地 质 特 征 未固结的沙、砾、泥 紫红色砂页岩 紫红色砂岩,泥岩夹砾岩 火山岩,砂岩 紫红色砂岩,页岩 紫红色砂岩,页岩 粉砂岩, 砂岩,页岩,含煤20-25层 粉砂岩,页岩与砂岩互层,含煤9-12层 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含植物化石 灰岩和砂页岩,煤层互层,含 上 古 生 界 下 古 生 界 元 古 界 二叠系 石碳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下统 寒武系 上震旦系 元古 界 青白 口系 中 元古界 下 元古界 上太古界 白云岩,灰质白云岩,页岩 灰岩为主 夹白云岩 页岩,泥质白云岩 白云岩,含不规则石英条带,风化后蜂窝状 上部页岩,泥灰岩,下部鲕粒灰岩 厚层鲕粒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上下部灰岩,中部砂页岩 灰岩,页岩互层 上下部紫红色页岩.中部灰岩,含三叶虫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页岩,底部砾岩,含磷 白云岩为主,含叠层石 灰岩,泥灰岩,含蠕虫化石 砂岩 页岩为主,夹灰岩、砂岩 石英砂岩 砂砾岩 Pt1 太 古 界 霍邱群 Ar2 >1521 角闪斜长片麻岩,同位素年龄27亿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