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答题技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52ff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d

答:第(3)条发出招标邀请书不妥,应为发布(或刊登)招标通告(或公告)。 (1.5分) 第(4)条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不妥,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者。 (1.5分)

第(6)条召开投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1.5分)

第(8)条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不妥,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进行。 (1.5分) 以上就是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在解答此类题时,先挑出哪一条不对,并找出不对的关键词语,然后改正。对的不要再写一遍,但有很多考生偏偏列出招标程序,可见审题不清。

第二问:……以上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第(1)的处理是正确的(1.0分),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1.0分) 第(2)的处理是正确的(1.0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1.0分)

第(3)的处理是不正确的(1.0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无效投标的依据;(1.0分)

以上就是第二题第二问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在解答此类题时,应先指出对错,可得分;然后说明原因。

答题要简练,说明是否正确时,不要把整个题重新写一遍,只需引用小标题,然后答正确或不正确,最后简单说明原因。

阅卷老师阅卷时,只找采分点,没有——不得分!!!

答题简练时,还可节约大量答题时间。有很多考生时间不够,就是答题无技巧,废话写很多。也给阅卷老师阅卷带来很大困难。

阅卷老师阅卷时,每天要阅约400~500道题,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又不能出差错,阅卷期间与世隔绝,相当辛苦。一周下来,腰酸背痛。这也要求考生答题要简练!!! 2004年《案例分析》考题中第二题第四问答案及评分标准: 1、便于业主(或建设单位)投资控制。 (1.5分)

2、对承包商来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或发包人承担的风险较小)。 (1.5分) 3、应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总价。 (0.5分) 4、有利于在评标时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 (0.5分)

这一问是:从投资的角度说明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

有很多考生没有理解题意。比如答:工期短,一年内,技术要求不复杂,工程量确定的工程等等,抓不到采分点,答多少都没用,大大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

判断题的特点与答题技巧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确 或错误。

判断题的类型有许多种,有的直截了当地陈述了事实,考生的任务是确定事实的对或错,如:“持续经营假设为企业采用历史成本提供了前提条件。”有的包含了事实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你必须判断这些事实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还是错。如:“某建筑装饰材料公司,一方面批发、零售货物,另一方面又对外承接安装、装饰业务。对于这类混合销售行为,应该视同销售货物,就其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税。”

在这个问题中,你既要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属“混合销售行为”,又要判断这种“混合销售行为”是否应缴增值税。

要构思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说某道命题正确时,它必须一直都是正确的。因此,判断题中常常含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 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你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在某些情况下,一种说法有时可以说是对的,有时可以说是错误的。例如:“在生产 企业中,降低成本可以提高利润。”这句话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算是正确的。如果由于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使市场丧失,难以生存。因此,成功的考生在答题时,需要对试题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作“对”或“错”的判断。下面一些原则,或许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注意题中的粗体关键词组): (1)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

如“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

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

(2)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

如“普遍认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会计准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情况下的一种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持莫成本习性。”

(3)只要试题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

(4)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请看清试题评分要求。

如试题虽注明要倒扣分数,但得分多,扣分少(如“答案正确的,每题得2分;答案错误的,每题倒扣1分”),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答对的机率是50%,切莫放过这种“捡来的”分数

计算与分析题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2 0%一40%),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一般来说,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作出预测,并且预测的准确率在60%以上),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计算与分析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l)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经验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例;某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以产品销售收入为周转额计算,为100天;以产品销售成本为周转额计算,为146天。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解题过程:首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是求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均有关系,其关系是: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根据上述关系可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要确定销售成 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必须从“周转天数”入手。由于周转天数与周转额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因此,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应为100/146,而不是146/100.至此,问题基本解决,该企业销售利润率=(1—100/146)×100%=31.5% (2)问什么答什么

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 (3)注意解题步骤

计算与分析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5一10分),判卷时,多数 题是按步骤给分的。而我们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虽然会做但得分不全。这就是有些考生满以为考得很好,而成绩公布后却分数不高甚至还怀疑老师判卷有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

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有关系了。因为你写出了计算公式,老师认为你知道该如何做,怎么会不酌情给分呢?

一、简述题特点分析

有的辅导教师曾说简述题5道题中一般有3道题较为灵活,需要你思考一下才能回答,另2道题为基本知识问题,掌握了复习大纲和辅导教材内容就可以答出。而2006年10月份所考的简述题基本上都倾向于灵活题,并呈现以下特点:

1、简述题涉及内容更全面,不是考单一知识掌握,而是考综合判断、计算能力及相关知识掌握。

2、简述题的审题难度加大,如不注意往往造成答非所问。 3、制造矛盾假象,使你不知如何做答,陷入肓区。 二、简述题应答程序、技巧、规则

1、不能轻视审题,认为题干很简单,一看便知,匆忙回答

从阅卷看约有30%的同学犯有审题不明,边答边想,结果字写了不少,答题空间不够了,还未击中要害,踩不到得分要点。

审题的目的是明了所提问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答题要求。 2、在分析题目基础上,理清答题思路,确立要点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