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5632d5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d

(1)少年刚被“我”发现时“处变不惊”,为什么后来手捧油画时会变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2)文章多处为“我”愿意继续帮助这个失足少年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A. B. 2.老师提问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并运用电子白板,明确答题的得分点,从而让学生总结答题的方法:(1)明确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2)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因为少年想“我”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所以变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这样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电子白板上注明:写作技巧回答正确,并讲明原因得2分),表现了少年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表达了“我”对他的痛惜与同情(电子白板上注明:写出用意得2分)。

(2)电子白板上注明:每找出伏笔之处得1分,作简要分析得1分。

A.“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给少年准备食物,可见“我”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B.“我”决心放少年走,不报警抓他,可见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C.听完少年的故事,“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可见“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对少年有了疼惜之情。

D.后来,“我把画送给了他”,可见“我”用实际行动帮少年实现了心愿,让他可以睹画思父。

五、加强训练,积累经验(15分钟)

为了让大家对这个考点的答题积累多一些经验,请同学们再阅读文章《手帕》,完成题目。限时10分钟。

1.学生阅读下面文章《手帕》,完成题目。

手 帕 (甘玲珑)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文章一开头写母亲的习惯,有什么用意?(4分)

(2)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老师提问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并运用电子白板,再次强调答题的得分点,从而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答题的方法。 参考答案:

(1)文章一开头写母亲的习惯,是为了下文写母亲收藏“我”的手帕,记住“我”的点滴作铺垫(电子白板上注明:写作技巧回答正确,并讲明原因得2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电子白板上注明:写出用意得2分)。

(2)运用对比(电子白板上注明:写作技巧回答正确得2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以及对自己忽略母爱的愧疚与自责(电子白板上注明:写出作用得2分)。 六、巩固中考考点

通过这节复习课,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在这个考点的答题上有所收获。为了巩固这个考点的复习,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文章《1960年的冰糕》,完成学案相关的题目。 七、课后作业:学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1960年的冰糕 (修祥明)

1960年,中国和我们家都很贫穷。

那年夏天的一支5分钱的冰糕在我的心中至今没有化去,是因为在那个贫穷的村庄里,我们家是最穷的一户人家。旁人家的孩子每年都会吃上一支或者几支冰糕,而我长到9岁了,还没尝到冰糕的味道呢。每当我向母亲要钱买冰糕时,母亲说:“冰糕有什么好吃的,不就是一些结成冰的糖水吗?”当我哭着恳求时,母亲会哀叹一声,眼里闪着泪光说:“孩子,家里卖鸡蛋存下的钱,你该知道有几块几毛,油盐酱醋,还有你们兄弟几个念书的学费都要从这里出,逼得没有法了,我只有去跳井!”

我馋冰糕吃,但我更爱母亲,哪能让母亲去跳井,这个世界上她是我最最亲爱的人啊!从此,在街上见了卖冰糕的人,我会转身走远,看到邻居的孩子吃冰糕那甜美和得意的样子,我也会扭头走开,不让他们看到我害馋的涎水和泪光。

1960年的夏天特别酷热,偏在这时我重重地感冒了,用母亲的话说,我的额头像块烧热的铁板似的。那年月,庄户人有了这些头疼脑热的病,用双手推拿不见效果才会买药吃。但我的

感冒在推拿和吃药后,仍高烧不退,把我烧得迷迷糊糊,像要死过去似的。

母亲给我擀了一碗面条,这是像模像样的节日才能吃到的美食,母亲把面条喂进我的嘴里,却被我吐了出来;母亲又去炒了两个鸡蛋,这是伺候客人母亲才舍得炒的一道好菜,母亲把它端到我身前,却被我推开:“快把它拿走,我闻着恶心!”说着,我就呕吐出空空的肠胃中的一点清水来。

母亲害怕了:“孩子,不吃东西哪行,这样下去,真能把人烧死,吓死我了,孩子,想吃什么你就说,不管什么贵重的东西,只要你想吃,钻天拱地我也想法给你去弄来。”

口干舌燥的我,迷糊中听清了母亲的这句话,顺口说道:“娘,我想吃冰糕。”说完了,我立刻后悔了,就睁开眼望着母亲,我想,母亲又要说去跳井这句话了。

出乎我的意料,母亲没有说要去跳井,也没有哀叹,而是爽快地从抽屉里拿出包钱的那块小手帕拣出了5分钱说:“好,孩子,我这就到集上给你去买。”

我说:“娘,不用买了,留着那5分钱买油和盐吧。”母亲摇头说:“孩子,不用说5分钱,现在你想吃的东西,就是把家里的东西全卖光了,我也舍得。你是娘的心头肉,如果有人拿世界上所有的钱来换你,我也不舍得。”

见母亲这样坚决,我的病像一下子好了许多似的,像个爆竹般从炕上跳下来,拿过母亲手中的5分钱,拔腿朝集上跑了去……

从卖冰糕的人手中接过冰糕,我的高烧像忽然间飞走了,浑身轻快了许多。啊,凉凉的冰糕,捧到您是这般美好的感觉,吃到您的滋味一定是天底下最享受的事情了!

当然,我要和母亲一起来吃这支冰糕。母亲疼我,我也该想着母亲。母亲说,她活了四十几岁还没尝到冰糕的味道。集市离我们家有一公里,跑到一半的路程时,冰糕水从那层薄纸缝里流了出来,我只好把它舔到嘴里去——凉凉的,甜甜的冰糕立刻爽透了我的全身,我加快步子向村子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