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60bba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b

同学们,我们已经观察了月亮,看到了它各种各样的面孔,那为什么月亮有圆缺的变化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根据课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出示自探提示 1、为什么月亮有圆缺变化?

2、什么叫月相?月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多少? 3、你能设计实验来说明月球、地球和太阳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阅读课本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14分钟)

(一)自学汇报(遵循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相互运动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变化;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圆缺变化叫月相;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了月相;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二)活动感知,

(1)实验验证:月球的圆缺变化与它的运动关系。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三人一组,做“角色扮演”的活动。

活动一: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月球、地球和太阳,模拟它们的运动规律。 活动二:“做中学”:打开电灯代表太阳,自己代表地球。请一位同举着篮球代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注意观察“月球”受光部分的形状。当“月球”运动到8个不同的位置时,所看到的篮球的受光部分的形状。

(2)讨论交流:根据实验想一想:月亮有圆缺变化的原因(课件出示月相成因示意图,让学生理解。)

(三)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4分钟)

关于本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新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1)你能说说月亮圆缺的变化吗?

(2)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49

7.2多样的面孔

月相 圆缺 原因 周期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

7.3 招聘部长

累计课时数43-44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培养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 (2) 通过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强化二级目标的落实。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知识竞争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1分钟)

(一)激趣导入

全体参聘学生入场,让学生扮演成月球开发部筹备委员会主任,介绍评委小组成员,宣布评选和招聘的办法和规则,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招聘部长。

(二)根据课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出示自探提示 1、招聘部长有哪些程序? 2、知识竞赛应是哪方面的内容?

50

3、月球开发方案一般应注意哪几方面内容? 阅读课本93—95页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自学汇报(遵循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二)活动验证 1、知识竞答活动开始。

多媒体课件出示答题卡,由评委小组成员发给参聘学生每人一张答题卡,严格限制答题时间,统一收缴答题卡,统一批阅、评价。

2、设计月球开发方案

本环节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可引导学生参照课本设计方案提示,让学生准备相关的书籍,设计方案时允许查阅资料,让学生大胆设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展示评价

设计的开发方案要进行公开展示和介绍,由评委小组进行认真评选,评出最佳方案。然后与知识竞答成绩综合,最终评选出“月球开发部长”候选人。接下来可以组织一个采访活动,采访优胜同学和评委小组成员。

(四)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这节课,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什么新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设计一个采访“月球开发部长”的活动,对优胜同学和评委小组成员进行采访。 3、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3 招聘部长

程序

竞赛 方案 展示 评价 结果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51

方法措施:

第八单元 走向两极 8.1挺进南极点

累计课时数45-46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对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2)了解南极的地理特征、代表动物、使用的交通工具等方面 。 (3)了解极光、经度、纬度等概念 。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南极的地理特征、代表动物、使用的交通工具等。使学生对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地球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地球仪,师指南极,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南极)

(二)板书课题,读文质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挺进南极点》,对课题、对南极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问题或者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这几个问题。(出示预设自探提示)

1、谁最先到达南极?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还有哪些人?

2、他们是怎样到达南极点的?他们是怎样计划与组织的?比较两队有哪些不同点,如两位队长的品格有什么差别?两支考察队队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纵横比较法进行连环画故事阅读。完成课本102页对比表。

3、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4、南极点有多少个昼夜?南极洲的冬季有多长?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