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 69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 69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7a9ea7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b

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北京大学,2001.9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生态保护建设相关法规和指导性文件 9、湖南省旅游业十年发展规划 湖南省旅游规划编写组

10、湖南省旅游业“十五”计划(送审稿) 湖南省旅游局 2001年3月 11、湖南旅游大观,湖南地图出版社,1998年5月

12、长沙市“十五”计划编制办公室,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目标纲要(第一稿),2000年6月

13、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暨市域规划(1995-2015) 郴州市人民政府 1999.10 14、湖南省郴州地区国土规划报告集(1986-2000) 郴州地区规划委员会 1997.10 15、湖南省郴州地区县市规划规划报告集(1986-2000)郴州地区规划委员会 1988.6

16、湖南郴州规划地图集 湖南地图出版社 1988.8 17、天下第十八福地——郴州(修改稿) 2000.11.26 18、郴州地区志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郴州统计年鉴 2000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4月

第五条 本规划制订重点

1、明确郴州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确定郴州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使命,确定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3、确定郴州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及实施安排。

4

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北京大学,2001.9 4、确定郴州市“十五”期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5、确定郴州市主要景点景区概念性发展规划。

第六条 本规划期限

近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5年

第二章 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第七条 优势

1、地缘优势:地处湘粤赣交界的岭北地区,是湖南省的南大门。南临我国最大的旅游区——粤港澳地区,接近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核心区——长株潭地区。

2、网络化敏捷交通优势

3、自然型、生态型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 4、属于湖南省京广沿线相对快速发展地区

第八条 劣势

1、旅游产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区际品牌 2、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3、旅游队伍建设尚不适应旅游大发展需要

第九条 机遇

1、湖南省为建设旅游强省力求培育新的旅游地区成为发展极。

2、“入世”前旅游行业的战略性调整和“入世”后对外交流机会的增长。

5

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北京大学,2001.9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利于提高旅游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4、京珠高速公路、三南高等级公路将穿越而过。

5、规划期内主要客源地的广东和长株潭地区的城市人口将大幅增长、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

6、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几年内休闲度假将成为新的旅游发展平台。

第十条 威胁

1、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演进趋势,带动产品层次化和服务精致化的要求逐渐上升。

2、一些旅游目的地已经领先定位为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后花园,形成了后来者进入的壁垒和障碍。

3、湘南、粤北、赣南旅游资源大类禀赋相似性较强,重复开发突出。

4、休闲度假和自助式旅游的发展将提高旅游开发的门槛,尤其东江湖确定为长株潭饮用水源后开发要求更高。

第十一条 竞争环境分析 1、来自广东旅游的竞争压力

广东省重点扶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旅游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开发粤北、粤东、粤西的山水资源、特种旅游和探险旅游。

2、来自江西旅游的竞争压力

为加快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江西省从今年起实施“六个一” 工程,以夯实

6

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北京大学,2001.9 旅游经济基础。

3、来自其他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

湖北、四川、贵州、福建、湖南本省等区域的旅游部门,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旅游市场、挖掘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形象。

第十二条 竞争对手的选择——韶关

1、竞争对手的选择。主要从地域上的接近性、资源禀赋上的相似性和客源市场上的相似性三方面考虑。

2、竞争对手的概况。韶关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先发优势。

第十三条 竞争对策

1、培育良好竞争氛围。要加强与好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竞争对手带来的战略好处有:增加竞争优势、改善产业结构。

2、具体对策。

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在面向珠江三角洲的同时兼顾湖南本省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实施“别具一格营销策略”。

实施协同开发。郴州旅游开发应加强与韶关的合作,以便取得综合效应,共同推动旅游市场,最终实现“双赢”。

第三章 旅游发展的定位与目标

第十四条 旅游战略定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