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博士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999博士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847ef24693daef5ef73d2a

混相涌流。

3、 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其作用特点。

油气藏破坏的包括圈闭的破坏和油气的破坏。

圈闭的破坏多缘于构造运动,包括变形作用、断层作用和不整合作用。变形作用导致圈闭形态改变,导致圈闭有效圈闭空间的变化及油气藏的调整;断裂作用导致圈闭完整性的破坏或圈闭有效性完全破坏;不整合作用可导致储盖层的破坏。

油气藏中油气的破坏原因包括岩浆活动、水动力条件及微生物改造作用。当高温岩浆侵入油气藏,会把油气烧掉。活跃的水动力环境可以改变油气的组成,严重时可把油气从圈闭中冲走,导致油气藏破坏。生物降解作用可以导致油气组成和性质的改变,例如正构烷烃的减少,比重和粘度等的增加。另外气侵作用也会导致油藏成分的改变。

4、 简述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其石油地质研究意义

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一个与某一确定烃源岩有成因联系的所有烃类分布范围所构成的天然系统,它包括已形成的油气藏及油气聚集成藏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含油气系统可看作是介于含油气盆地(或含油气区)与油气聚集带(或成藏组合)之间的一个油气地质单元。油气系统研究的关键在于将盆地中的有效烃源岩系、储集层、盖层、上覆岩系等基本地质要素与圈闭形成、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成藏作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动态/演化的观点来阐明其演变特征。即,它强调的是过程研究,突出关键时刻时油气运聚趋势的研究。含油气系统研究对有利区带或成藏组合的评价优选,圈闭有效性的地质评价和勘探目标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述前陆盆地的特点、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藏分布特征,并举例说明。 前陆盆地是位于褶皱山系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坳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前陆盆地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前陆盆地结构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较陡,在其演化过程中遭受强烈变形作用;盆地近克拉通一侧较宽缓,与地台层序逐渐合并。由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前陆盆地可划分为三部分:褶皱-冲断带、深凹(坳)带及稳定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褶皱-冲断带有褶皱推覆体、叠瓦推覆体等类型,下部常见双重构造;前缘隆起部位常发生挠曲应力产生的张性或张扭性断裂;盆内构造样式以台阶状逆断层及相关褶皱为特征,冲断方向自造山带指向克拉通。前缘隆起、冲断带上的不整合较为发育。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边缘尖灭线迁移是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典型前陆盆地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基础上。

2)前陆盆地石油地质条件

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一种盆地类型。前陆盆地具有两类烃源岩层系,即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型和前陆坳陷型烃源岩层系。无论是大陆边缘型烃源岩还是前陆坳陷型烃源岩,其成熟的生油气中心总是靠近深坳带一侧,受造山期间的1) 前陆盆地特点

挤压以及地层负荷的作用,深坳陷部位的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或渗透储层向上或向克拉通一侧进行运移。前陆盆地的储集岩体总体上也可分为两大体系,即下部以台地相为主体的储集体系和上部以陆相碎屑岩为主体的储集体系。背斜构造圈闭、断层圈闭和地层圈闭是前陆盆地内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的圈闭。背斜构造圈闭主要为一些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分布在靠近盆地逆掩冲断带一侧。断块圈闭,既有裂陷阶段形成的由正断层构成的断块圈闭,亦有后期受造山运动影响在逆掩冲断作用下形成的由冲断层构成的断块圈闭以及早期正断层反转形成的断块或在前缘隆起轴部张扭性断裂形成的圈闭等。与逆冲断层有关的断块圈闭主要发育在受冲断作用比较强烈的山前地带;与正断层活动有关的断块圈闭,一是发育于早期的裂谷盆地内,二是发育在靠近地台一侧。前陆盆地的地层圈闭主要发育在靠近地台一侧,多期构造升降会形成多个不整合面。另外前陆盆地地层总是向克拉通台地方向逐渐超覆,因此,不整合是前陆盆地常见的和重要的一类圈闭。 3)前陆盆地的油气田分布

主要是受圈闭展布特点的控制。在靠近冲断带一侧或冲断带内,主要是背斜和断层圈闭油气藏;在靠近克拉通一侧的前缘斜坡带主要分布砂岩体上倾尖灭或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与张性或张扭性断层有关的断块油气藏;在前缘斜坡带也存在因基底冲断作用形成的基底卷入型厚皮构造圈闭。在平面上,前陆盆地内的油气围绕生油气中心呈条带状分布于平行造山带的构造带上。由于造山带活动以及冲断带不断挤压,盆地内油气藏会受构造运动而不断调整、改造和再分布,因此,前陆盆地也是油气藏遭破坏比较严重的一类盆地。

4)实例略

2、

论述含油气盆地评价研究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含油气盆地评价是油气勘探的起点。其任务是搞清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优选出有利的含油气区带。

主要内容:1)盆地结构研究,包括盆地结构、边界,盆地构造层序、盆地构造运动历史、盆地类型与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2)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包括沉积层序和沉积体系,烃源岩层系与生油坳陷,储集层位及储集体类型和特征,区域盖层特征,圈闭样式与分布;3)油气系统研究,包括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烃源岩生烃史等过程研究;4)油气资源评价;5)区带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优选勘探方向。

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卷二)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油气藏 2.干酪根 3.生油门限 4.相渗透率 5.固态气体水合物 二、 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碳同位素特征。 2. 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3. 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特点。 4. 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5. 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试从生油母质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

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2. 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

洲相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3. 试述箕状凹陷(单断型断陷盆地)非构造圈闭及非构造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试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卷三)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三、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油气田 2.异常压力 3.生油门限 4.相渗透率 5.凝析气藏

四、 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6. 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7. 简述干酪根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8. 何为流体势?如何用流体势来分析油气运移的方向? 9. 简述地层圈闭的主要类型。 5.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4. 试从油气演化阶段、排烃动力、排烃通道、排烃相态等方面论述压实排烃和微裂

缝排烃两种主要初次运移方式的基本特点。

5. 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相

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6. 试述断裂、地层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和保存中的作用。

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卷一)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五、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油气聚集带 2. 圈闭 3. 生油窗 4. 异常压力 5. 排替压力

六、 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0. 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11. 何为流体势?如何运用流体势来分析油气运移的方向? 12. 简述油气主要生成阶段及其对应的Ro范围。 13. 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碳同位素特征。 14. 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七、 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7. 试述石油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的差异。

8. 试从排烃动力、排烃通道、排烃相态和作用阶段等方面论述压实排烃和微裂缝排

烃两种主要初次运移方式的基本特点。

9. 试述箕状凹陷(单断型断陷盆地)非构造圈闭及非构造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八、 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6. 生油门限与生油窗 7. 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8. 煤型气与煤层气

9. 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与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10. 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

九、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 、 、 和 。